愛因斯坦又對了 重力波存在!

 |2016.02.13
1453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愛因斯坦又對了!美國科學家十一日宣布,偵測到距離十三億光年的黑洞碰撞黑洞活動,從而首度發現愛因斯坦一百年前在廣義相對論中假設的「重力波」(gravitational wave);這項發現是對廣義相對論百年慶的絕佳獻禮,也為研究宇宙起源開啟新紀元。

轉化為音波 可清晰聽見

科學家把黑洞相撞合併產生的重力波轉成音波,在記者會播放;在雜音中,有個重擊聲穿透而出,清晰可聞。

LIGO(雷射干涉儀重力波觀察站)團隊發言人龔薩雷茲說:「這就是我一直在找的聲音。」麻省理工學院天文物理學家馬瓦瓦拉說,這是研究天文學的新工具,「從前我們能看天文現象,現在還能用聽的」。

十三億年前,兩個相互環繞運行的黑洞高速相撞形成一個更大的黑洞。原來的黑洞,一個是太陽質量的二十九倍,另一個是三十六倍。

相撞產生的波以光速旅行,去年九月十四日通過地球,被守候已久的美國兩個巨型雷射偵測站偵獲。兩個偵測站分別設在路易斯安那州、華盛頓州,相隔三千公里,合稱「雷射干涉儀重力波觀察站」。物理學上,「干涉」指「波」在空間中重疊形成新波形的現象。

LIGO與加州理工學院及麻省理工學院合作,約五十年前起測量空間—時間的延展與收縮,藉此追蹤重力波,數十年努力終於有成。

科學家花費數月驗證資料並通過同儕審查程序,才於十一日宣布這個訊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負責人柯多瓦說:「LIGO迎來天體物理學全新領域的誕生。」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家萊茲說:「我們偵測到重力波,我們做到了!」

兩個黑洞相撞,在時間與空間的結構中產生力道極大的風暴;在這風暴裡,時間加速、變慢,復又加速,造成空間的形狀拗扭彎曲,科學界喻之為「時空漣漪」;這整個漣漪現象,科學界理論上並未置疑,但之前從未獲得直接證據。

「這是科學史上重要的一刻。」英國天文物理學家霍金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專訪時表示:「重力波提供看待宇宙的嶄新方式;發現它們的能力,可能使天文學發生革命性的變化。」

霍金:嶄新方式看待宇宙

霍金說,這是首度發現黑洞的二元系統,首度觀察到黑洞融合,「除了檢驗(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我們可以期待透過宇宙史看到黑洞,甚至可以看到宇宙大爆炸時期初期宇宙的遺跡、看到一些最大的能量」。

重力波以光速傳遞,無法加以阻擋;由於重力波產生的時空扭曲非常微小,之前科學家從未成功觀測到。

數十年來許多跨國科學團隊都致力於找尋重力波存在的證據,但重力波對於附近時空的衝擊因距離地球太遠,弱不可見,加深觀測的難度。以地球和四點三光年外的半人馬座α為例,被重力波扭曲的太空可能只有一根頭髮般的變化。LIGO可偵測質子直徑萬分之一的長度變化。有十餘國、一千多名科學家參與研究。

2月11日,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以及「雷射干涉儀重力波觀察站」(LIGO)研究人員宣布,他們利用LIGO探測器於去年9月14日探測到來自於2個黑洞合併的重力波信號

重力波

是一種時空漣漪,如同石頭被丟進水裡產生的波紋一樣。黑洞、中子星等天體在碰撞過程中可能產生重力波

100年前,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假設重力波的存在

2個黑洞

合併前的質量 分別相當於36個與29個太陽質量

合併後的總質量 62個太陽質量;相當於3個太陽質量的能量在合併過程中以重力波的形式釋放

LIGO探測器

是美國在路易斯安那州利文斯頓市、華盛頓州漢福德市建造的2個重力波探測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