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反射鏡(左)是LIGO重力波探測器的「心臟」,台灣團隊參與研發 。圖/LIGO提供
【本報台北訊】美國「雷射干涉儀重力波觀察站」(LIGO)成功偵測到重力波,十五個國家、九十個組織參與這項計畫,台灣團隊也在其中;清華大學光學研究所教授趙煦的研究團隊參與研發,提升偵測器的靈敏度,台灣科技部也名列感謝名單中。
人類首次偵測到物理界「聖杯」——重力波,趙煦說有三大意義:一、百年前愛因斯坦預言的重力波獲證實;二、直接觀測到兩個黑洞合併的運動;三、開啟以重力波為觀測媒介的天文學。
趙煦加入團隊可回顧到二十年前他發表一篇雷射反射鏡的論文。那時他研究將雷射反射鏡用在飛彈導航,被LIGO發現有助於重力波研究而邀請他,他在二○一○年加入團隊。
趙煦團隊包含研究生潘皇緯、郭令智、黃書于、鄭鈞,是台灣唯一參與的團隊。團隊主要工作領域及貢獻,在於降低雷射反射鏡的熱擾動雜訊,以提高偵測器的靈敏度,讓觀測儀更能觸及微弱的重力波。
趙煦說,清大只能算是「螺絲釘之一」,但能見證愛因斯坦百年預言,心中仍相當興奮,要感謝科技部及清大的經費支持。
此次重力波的發現與證實已撰寫成論文,並獲《物理評論通訊》期刊接受,趙煦團隊以及清大均被列為共同作者。由於趙煦連續兩個三年計畫獲科技部補助,科技部也被列在致謝名單中。
趙煦表示,成功偵測到重力波,未來和電磁波天文學搭配,將大幅幫助人類探究宇宙,對目前天文學、宇宙學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終極探究活動邁進一大步。
趙煦透露,LIGO下一個更大膽的計畫,將發射衛星到外太空偵測頻率更低的重力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