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壇行走 白先勇最早的文學作品

文/李瑞騰 |2016.02.03
2632觀看次
字級

文/李瑞騰

世人所知白先勇的文學,最早的是他在台大外文系讀書的時候,由他的老師夏濟安先生發表於《文學雜誌》的〈金大奶奶〉(五卷一期,一九五八年九月)和〈入院〉(五卷五期,一九五九年一月),〈入院〉收入他第一本小說集《謫仙記》(文星書店,一九六七年六月),收入《寂寞的十七歲》(遠景,一九七六年十二月)時易名〈我們看菊花去〉;〈金大奶奶〉收入《寂寞的十七歲》,為開篇之作,相關著錄都以此為白先勇第一篇小說。

白先勇在一篇憶述其寫作歷程的文章(〈驀然回首〉)中提及,在建中讀初三時,他的國文老師李雅韻曾代他投稿《野風》。我從台文館《台灣文學期刊資料庫》清查當時的《野風》,在現存各期中並沒發現,不過該刊發表頗多學生作品,而且標出校名,所以白先勇的作品可能在缺佚的二期(49、52期)中。

在清查《野風》的時候,經由資料庫的檢索系統,意外發現白先勇曾在《婦友》第37期(一九五七年十月)發表過一篇散文〈夢溪〉,名字上面還有「成功大學」四字。這時的白先勇已離台南成大水利系,重考上台大外文系,但寫〈夢溪〉的時候還在台南。

我託《文訊》的朋友幫我找到了這篇白先勇現存最早的作品,看來是一篇謳歌自然的小品散文,寫碧潭上游一條寧靜的小溪,寫一塵不染的清水及其流動之美,寫其周圍群峰,寫微雨之時、黃昏之際,各有其美,再對比城市之車馬喧嘩。讀水利系的白先勇,經由對水的敘寫,表達他熱愛自然、歡喜寧靜的個性。

白先勇在台南這一年,決定「重考大學,轉攻文學」,但他沒有進中文系,而是外文系。既如願讀了文學科系,寫作於他而言當然是要務,但他試寫的小說沒受到國文老師葉慶柄的肯定,卻意外得到教「英國文學史」的夏濟安的賞識,〈金大奶奶〉終於發表在《文學雜誌》上,但在〈夢溪〉和〈金大奶奶〉之間,白先勇其實還發表了兩篇作品:一篇〈小黃兒〉,發表在《聯合報.聯合副刊》(一九五七年十月五日);一篇〈路人的哀悼〉,發表在《中央日報.中央副刊》(一九五七年十月六日)。

這兩篇文章於袁良駿《白先勇論》(爾雅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六月)的附錄〈白先勇著作目錄〉中都有,惟一寫「年月待查」,一寫「日期待查」;拜資料庫之賜,我在《聯合知識庫》及《中央日報全文影像資料庫》中查出了日期,並且影印回來了。

〈小黃兒〉寫「我」和一隻狗(小黃兒)的情誼,但狗最後被殺,對「我」造成巨大的撞擊;〈路人的哀悼〉寫因車禍橫死十字路口的一位小孩,全文六段皆以「孩子」開頭,呼喚亡魂,擬想死者之於生者如父母等之情境,充滿悲憫情懷。從文類上來看,二篇應是散文,但〈小黃兒〉的敘述性強,當第一人稱小說來讀亦未嘗不可。

總的看發表於一九五七年的這三篇作品,分別寫自然、狗、人,書寫對象多元,都從「愛」出發,這正是貫穿白先勇一生寫作之要旨。

這個月下旬,澳門大學將贈予白先勇榮譽博士學位,並舉辦研討會,我將以這三篇作品為討論對象,重繪白先勇文學的最初面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