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筆馬丁 教孩子快樂畫

文/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 |2016.01.19
3500觀看次
字級
馬丁認真講解繪圖技巧,孩子也專注的聽。圖/記者楊祖宏、鉛筆馬丁
馬丁用畫筆描繪記憶中的家鄉風貌,勾起許多人的童年回憶。圖/記者楊祖宏、鉛筆馬丁
馬丁的作品,再現隱藏在城市裡的光陰。圖/記者楊祖宏、鉛筆馬丁
作品〈歸燕〉。圖/記者楊祖宏、鉛筆馬丁
這幅作品很奇特,是將宜蘭古蹟、廟宇拼湊起的「頭城鐵金剛」。圖/記者楊祖宏、鉛筆馬丁

文/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 圖/記者楊祖宏、鉛筆馬丁

頭城十三行遺址──宜蘭縣定古蹟、書法名家康灩泉古宅,在二○○五年底經康家子孫及文化局籌備修復,開放民眾了解康灩泉的作品及其一生;不過,令更多人回想起童年、聞到老宅淡淡墨香的卻是「一張圖繪」,一張在臉書上署名馬丁而流傳的風景畫。

馬丁從未想過自己會因為隨手描繪的家鄉而成名,從網路瘋傳、肉搜「馬丁是誰?」到縣府贊助出書、收入縣史館,甚至受邀開班授課、演講,分享他記憶中的家鄉;從迷失的待業人口,搖身一變,成為部落客、繪本作家、文史畫家,並回母校當老師,他的畫作不只修復歷史,成為歷史,更活用歷史,傳承給宜蘭的下一代。

畫勾回憶 網路肉搜作者

筆名馬丁、臉書帳號為鉛筆馬丁的黃興芳,出生於宜蘭頭城,復興工業專科土木工程科畢業,從小對畫畫感興趣,卻不被支持,只好工作,從仲介、印刷廠到打零工,日子過得刻苦。二十七歲忽然把工作全辭了,到動畫公司應徵,從沒經驗的學徒做起,二十多年的付出升為導演,擁有穩定的收入及資歷。然而年過半百,多在為人作畫,甚少為己,思鄉情緒一濃,又下了離開職場的決定,回到宜蘭。

「沒工作卻有了更多創作的念頭,但該寫什麼、畫什麼我不知道。」開了臉書帳號,馬丁就陷入長期的茫然。幾年前父母相繼過世,他想起年輕時的自己,才打算畫童年。

在他的印象中,宜蘭人都有種莫名其妙的戀家情結,腦筋念頭一閃,畫就出來了,「我很驚訝,有些畫面是不管我離開家鄉多久,不需要資料參考就可以迅速完成!」一開始,放在網路上的作品只有三、四張,像在自言自語,沒有要和人分享,不料沒多久,頭城人就在找馬丁,想知道掀起他們童年如此多回憶的人究竟是誰。

傳授技巧 不受限框架

於是馬丁紅了,紅到邀約不斷,出書還收入縣府館藏。母校頭城國小的主任和他有過幾面之緣,商請他擔任漫畫社老師,在世界和平會的補助下,二○一五年三月,開始傳授繪畫技巧,特別的是,他教的不是日系漫畫,是動畫製作所需的場景透視和主角圖象轉動,在外界有錢學不到。

馬丁的教學有著翻轉教育的意味,不受限既有的框架,不希望孩子遭遇他童年的不幸。他說:「小時候,老師都要我們畫家鄉,我家前面是藍藍的山,所以我塗了藍色,卻被老師糾正,說山一定是綠色的。」孩子的視覺認知很單純,看到什麼畫什麼,畫畫就是快樂的,硬要加上大人的理解,畫得就痛苦。這個理念讓他活化了課程,同樣一堂課,每個孩子畫的內容都能不一樣。馬丁扮演的只是一個提點的人。

以同理心

教孩子畫畫

人人都知道馬丁會畫畫,但馬丁說,很少看漫畫與動畫,認為閱讀不是會畫畫的基礎,只是增加見識。小時候的他,在地上畫畫,大地是唯一沒有人會和他搶的畫布,畫給自己看,隔天下了雨又有新畫布。開心同時帶點孤獨,馬丁認為繪畫時有人能指點可少走冤枉路,所以他確立了自己回到家鄉要做的事:教偏鄉孩子畫畫。

「孩子,不要有階級觀。」馬丁想告訴孩子,不要預設明天自己會變成什麼樣的畫家,而是留下作畫的興趣,「你們不會都是畫家,有人會是建築師、老師、科學家,但學畫可以提升修養,讓你變成很好的建築師、很好的老師、很好的科學家。」

集合素材 創作共鳴作品

他在大學演講,也反問學畫的孩子,學習後會有強烈的自我表達和風格,但你了解生活嗎?你了解周遭嗎?了解美的來源嗎?「作品不該是自己的紀念品,而是很多人產生共鳴的東西。」

有一次,他帶孩子寫生、畫老街,還吩咐不要急著畫景,先分組找題材,如漂亮的窗花、店門口的排水蓋、有趣的電表造型,舉凡你看到的、喜歡的,包括你走的路,都用相機記錄下來,第二天再集體創作,把所有素材變成一幅畫,一幅所有人都有共鳴的作品。

細數馬丁爆紅後,一路走得順遂,不過馬丁認為自己只是在找「重新生活的方法」,有人接受他、不會餓肚子、生活得到改善就好,從為人工作變成自由創作者的意義,在能當一個不停分享的人!所以與其強調他的一切是在圓夢,不如說他成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生活,他重生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