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紀錄片 聽見社會底層聲音 文/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 |2016.06.07 語音朗讀 381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導演賴麗君(右)、彭家如執導紀錄片,認為票房及娛樂不是拍片的首要條件。圖/記者楊祖宏、賴麗君提供 安妮認為孩子雖有身心障礙,但能一起生活就是幸福。圖為安妮為女兒化妝。圖/記者楊祖宏、賴麗君提供 安妮的興趣與賴麗君一樣,儘管命運不同,她們還是從邂逅到拍片,各自圓夢。圖/記者楊祖宏、賴麗君提供 安妮與老公共同經營戲班,為傳統文化的延續找一線生機。圖/記者楊祖宏、賴麗君提供 文/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 圖/記者楊祖宏、賴麗君提供 「沒有夢想活不下去!媽媽,不要為我擔憂,我長大了,妳應該去追夢。」四十歲的電視節目導演賴麗君,在十二歲兒子的鼓勵下,開啟電影紀錄片的夢,二○一三年回到家鄉嘉義,拍攝了外籍配偶阮安妮成為台灣歌仔戲當家花旦的紀錄片,對於經費拮据、人力短缺,還要耗時一年半,跟著上山下海、餐風露宿,甚至回國探親的歷程,賴麗君說,很辛苦,但唯有經歷困難,才能感受到「生命的重量」。 為求真實 離職去拍片 賴麗君自文化大學大傳系畢業後,二○○二年為電視節目拍攝了台灣地方的紀錄片,十年前經費堪稱充裕,預算高達一百萬元,沒想到十年後市場萎縮,苛刻到僅餘十萬,但她仍盼望作品接近人性、不過於粉飾太平,而如何用有限的經費傳達「可能沒有觀眾卻是弱勢真實處境」的節目?實在匪夷所思,一般人選擇放棄夢想,她則反其道而行,辭去現有工作、號召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拍一部「有意義的電影」。 出身農家子弟的賴麗君,從小就深刻體會窮人被剝削的景況,父親老實種田卻飽嘗貧富差距、被歧視的滋味令她難忘,她由衷希望人們知道:社會上有人正過著不公平的生活。巧的是,紀錄片主角阮安妮的處境與她想伸張的現象不謀而合。 阮安妮和賴麗君有著相同的興趣──深深著迷於歌仔戲。不同的是,賴麗君曾被告誡,只有生活在最底層的家庭才會送子女去唱戲,而安妮雖被勸導,卻因緣際會嫁給歌仔戲家族。兩人從相遇、暢談歌仔戲到拍攝,又是一個神奇的巧合與緣分。 安妮七歲接觸野台戲,夢想當歌星,十歲那年,河內馬戲團學校招生,她雀屏中選,但歌仔戲沒落,只好改學跳舞。十九歲到台灣表演,吸引了現在的老公注意,異國戀雖遭到長輩反對,依舊擋不住月老的牽線,墜入愛河,離了家鄉、成為台灣媳婦。 極度壓縮 要堅持到底 新住民在台灣面臨語言隔閡與文化適應的難題,安妮不只要學台語,還得學文言文的七仔調,她的認真、好學與責任心連老師都驚嘆。短短五年躍上舞台、成為當家花旦。 與越南歌仔戲稍有不同,台灣野台戲主要在酬神,台下不一定有觀眾。安妮隨著卡車遠走偏鄉,不僅要勤背台詞,還得照顧發展遲緩、無法行走、需要定期洗腎的女兒,而人力不足更得幫忙搭戲棚,先生則製作道具、彩排、想對白,主持大小團務,紀錄片就呈現夫妻倆如何愈苦愈敬業、愈累愈甜蜜的偉大。 安妮的故事取名《神戲》,由賴麗君與夥伴彭家如一起編導、拍攝。由於經費離預想目標差八十萬,一度想放棄,賴麗君說:「我們先在南部拍攝,前四個月錢就沒了,不知道還有沒有明天?」生活吃緊,向企業募款又遭拒,只得靠著在地人供宿、用天然水沐浴過日子。 她最難忘冬夜時分,大夥露宿十二度低溫的荒郊,穿上大衣裹睡袋,依舊冷到睡不著,第二天兩位編導都重感冒。然而十多年拍片經驗不是混來的,他們早已習慣將自己極度壓縮在刻苦環境,加上安妮等人的勇敢與敬業,哪能不堅持到底?他們身兼收音、打光、扛器材,一人當三人用,即使車子故障、向人借摩托車也要完成拍攝。 眾緣和合 願文化共融 「導演需要這麼累嗎?」賴麗君笑答:「為了打破和拍攝對象的距離,捕捉最自然真摯的情感,就得這麼累。」幸運的是,在燒完最後一分錢,他們獲得了夢想資助金的補助,包括日後參展的經費都有著落;從事空拍的友人也帶團隊協助無償他們拍攝;越南新住民用二星期的時間協助翻譯毛片,十幾萬元的行情也免費;曾為七任行政院長寫過書法的九十七歲書法大家王顯廷,更不吝為紀錄片揮毫題字。 賴麗君說:「如果知道往哪走,全世界都會為你開路。」經過八個月閉關剪接的《神戲》,不只入圍第三十八屆金穗獎,還獲選為二○一六嘉義國際藝術紀錄片影展開幕片。她希望《神戲》讓遺失的美好重新回到人們心中,當人們懂得包容與了解,就不會用自以為的心態看別人,「這社會有好多人,包括新住民,認真的在做我們不肯做的低層工作,工作對他們而言是責任,即使沒有掌聲,依然不懈地為沒落的台灣文化找一線生機。」《神戲》的內容讓觀眾嘆為觀止,對文化共融多分省思。 前一篇文章 物理治療師 早療轉變特殊兒 下一篇文章 催生夢工廠 更生少年展夢飛翔 熱門新聞 01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2退休之後2025.05.0103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4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5【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6【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9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畫家捐創作義賣 助失依兒有家 部落全家福 鏡頭捕捉原鄉情感助視障讀圖表 盲博士創電子平台導演著青蛙裝 下水拍攝產業記憶35年熱心義工 從哥哥被喊到叔叔 阮虔芷樂奉獻 凝聚企業家做公益 作者其他文章催生夢工廠 更生少年展夢飛翔鉛筆馬丁 教孩子快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