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外長查瑞夫(左起)、國際原子能總署署長天野之彌以及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茉格里尼十六日抵達維也納聯合國大樓。圖/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十六日履行伊朗核子協議的承諾,解除為抑制德黑蘭武器計畫而祭出的一連串制裁措施。歐盟外交政策首長茉格里尼也宣布:「由於伊朗已履行其承諾,伊朗核子相關的多邊和各國經濟和金融制裁正式解除。」
美國國務卿凱瑞在維也納收到來自聯合國核子監督機構的報告,證明伊朗已信守相關承諾。凱瑞根據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授權,簽署文件證實美國政府已收到報告和棄權證書,著手解除美國國會祭出的制裁措施。凱瑞說:「本人特此證實,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 )已證明伊朗充分履行被要求的承諾,美方制裁相關承諾於此刻生效。」華盛頓方面,歐巴馬也簽署命令,撤銷先前下達的擴大制裁行政命令,那些制裁措施超出國會祭出的制裁範圍。
而伊朗核計畫就此告終?專家表示,伊朗可以製造不高於百分之三點六七的低濃縮鈾,供給核電廠所需;且限制伊朗核武發展的措施都有時效。例如百分之三點六七的鈾濃度限制僅十五年,適用於科姆(Qom)附近福爾多地下濃縮廠的限制也一樣。限制伊朗興建重水廠的禁令,同樣也只有十五年。某種程度而言,國際社會旨在拖延時間,希望伊朗進入國際社會後安於現狀,不再冒被孤立的風險。
亟需外貿資金活化市場
伊朗也終於能夠從制裁解除中獲得大量利益,經濟將獲得更多資金挹注,全球石油供應量將增加,每天將多出產一百萬桶以上,可望大幅拉低油價。歐盟結束金融制裁後,伊朗可回到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電子交易系統,是加入全球金融體系至關重要的措施。
在全球成長不佳的情況下,不少跨國公司早就摩拳擦掌等著國際解除對伊朗的制裁,包括石油與天然氣業者、鐵路和航空業在內,伊朗許多產業近十年來和外界接觸有限,特別需要更新器材。此外,伊朗八千萬名消費者,也有很多人躍躍欲試,等著購買汽車等消費商品。
為了與制裁期間就進入伊朗石油市場的中國大陸與土耳其等國抗衡。去年七月伊朗和列強敲定協議以來,德國、法國與義大利的官方代表及商界主管紛紛造訪伊朗,準備搶回市占率,波音與奇異(GE)等美國公司也相當關注伊朗的投資機會,但由於美國與德黑蘭長達三十五年沒有外交關係,部分制裁措施將繼續維持,商機受限。但對於欠缺資金與技術趕上現代化腳步的伊朗來說,制裁解除帶來外商進駐潮,絕對利大於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