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食情 蘋果經
圖/童言
文與圖/童言
秋天,是農作物收穫的季節,蘋果也不例外。
見到鄰居庭院的蘋果樹下果實掉了滿地,多到無暇加以利用,羨煞我這公寓住戶,想烤個當季蘋果蛋糕,還得上市場花錢買。
和我年齡相仿者,大都經歷過蘋果不甚普遍的年代。日本特大的蘋果,經常是送禮的極品,全家老小分食一顆,是多數人童年共有的記憶。
因此產生這樣的笑話:
三名台灣學生搭船到日本旅行,突然想打牙祭;三人都不諳日文,較闊的一位點了最貴的點心,沒錢的兩位選最便宜的;當服務人員端上兩份蘋果派來,兩人喜出望外,而期待高檔甜點上桌的那位,得到的卻是香蕉船。
這則故事,充分流露出蘋果當年在台灣人心中的珍貴。
大外甥應是我見過最鍾情於蘋果的人,只要是蘋果,他完全不挑。自從妹妹懷他時,幾乎天天吃一顆蘋果;等他出生後,膚色格外白皙。他小時跟妹妹到菜市場,曾被路過的阿婆誤以為他穿了絲襪;班上女同學也都羨慕他的皮膚,自嘆不如。
蘋果不止種類繁多,起源亦久遠,聖經、神話、童話都有它的芳蹤。最為人所知的「兩顆名蘋果」,莫過於夏娃在伊甸園受誘惑吃下的「禁果」,以及白雪公主誤食的「毒蘋果」;蘋果似乎就此含冤,成為「禁忌邪惡」的代名詞。而它鮮豔含蠟的外表,很難教人分辨內部是否已腐壞,更落得「金玉其外、敗絮其內」這句成語故事所指的水果。
幸好「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的英文名諺,說明蘋果對健康有益,多少可為無辜蒙冤的它昭雪。而我大外甥打從娘胎起就愛吃蘋果,不啻證明了蘋果可讓人擁有雪白的肌膚?多吃絕對無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