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克萊加大 柏楊文物最後歸宿 郭士榛 |2016.01.07 語音朗讀 249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柏楊的妻子張香華決定將最後、也是她身邊僅存的手稿、日記及他們夫妻間往來的信件等百餘件文物,在這個月捐給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圖書館。圖/記者邱麗月 柏楊的妻子張香華決定將最後、也是她身邊僅存的手稿、日記及他們夫妻間往來的信件等百餘件文物,在這個月捐給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圖書館。圖/記者邱麗月 柏楊一九八六年至二○○三年的手稿日記。圖/記者邱麗月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被稱為台灣魯迅的文學大師柏楊,二○○八年四月因病過世後,遺作已分多次捐給可以保存文物的單位。柏楊的妻子張香華決定將最後、也是她身邊僅存的手稿、日記及他們夫妻間往來的信件等百餘件文物,本月捐給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圖書館。雙眼已近失明的張香華表示,她看不見這些書信,不如捐給可永遠保存的單位,做為後人研究的資料。 張香華指出,這批將捐贈柏克萊加大圖書館的文物,促成的因緣是她在北一女教書的一個學生旅居美國,認識柏克萊加大圖書館館長,聊起柏楊夫婦,館長興奮地說:「大學圖書館內有許多柏楊和張香華的書,不知可否取得柏楊手稿收藏。」自從柏楊過世後,張香華總覺這些遺物一定要交給可以永遠保存,又可做推廣用的單位才是正確做法,因此只要開口尋求的,她通常不會拒絕。 邁入七十八歲的張香華,在和時間奔跑追趕中已堅守不久;視力愈來愈弱,已無法閱讀這些文稿、信件,「以前眼睛好時,我常搬出這些文稿回味再三,可是視力不明後,看的機會就不多了。」張香華說,因為有形的東西會隨時間消失,所以要把握機會安頓它們。 這批捐贈手稿近千萬字。張香華指出,未來手稿將會絕跡,因為現代人多用電腦打字,像柏楊這樣手寫一遍還要不斷修正的手稿,是值得珍藏的文物,可做為後人研究資料。 除了手稿,這次的捐贈還包括日記和寫給讀者的信,是《通鑑廣場》書後和讀者互動問答的書信。 夫妻往來書信 不捨也捨 很讓張香華不捨的,是他們夫妻往來的書信。張香華表示,嫁給柏楊最讓她感謝的是,柏楊總是鼓勵她四處旅遊,由於柏楊的行動受限制,不能出國,而張香華具備詩人對周遭敏感的特質,每次國外旅遊,她都會把所見所聞詳實寫在信中,跟柏楊兩人藉由信箋往返,一起討論。張香華笑說,當年她真是柏楊助理的助理,因他是工作狂,工作量大而忙碌。 現在,張香華什麼都放下,只求柏楊的手稿文物都有好歸宿。 前一篇文章 小提琴鬼才羅曼金 明登台獻藝 下一篇文章 用心畫畫 盲童也能開畫展 熱門新聞 01【獻給動物朋友的詩】螳螂校長和他的動物學伴軍團2025.08.2802新營講堂關懷長者 捐贈吉祥米2025.08.2803永續竹巨蛋 低碳建築新美學2025.08.2804寄生上流布穀鳥2025.08.2805南非杜省公會參訪南華寺 認識中國茶文化2025.08.2806日本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揭牌2025.08.2907葡萄牙佛光人抄經接龍 傳遞吉祥2025.08.2908國際青年佛教學者論壇 法水寺首辦2025.08.2809隱藏地穴裡的風光2025.08.29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入世的生活 到出世的生活 4-32025.08.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風土心》典藏展 再現土地情感與生命追求高雄春藝重磅登場 三檔國樂新舊相融再現眷村場景 《六公里的返鄉路》獲休士頓影展金獎跟著時空旅人 探索現代建築與歷史場域故事再現傳統戲曲榮光 地藏庵化身戲台上演八仙傳奇讓心靈反璞歸真 鄭宗龍《毛月亮》國際巡演獲好評 作者其他文章楊景翔 考上大學終於翻轉命運王金櫻如今唱戲為藝術王心心再創南管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