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爭取潛力點 邁向世界遺產

執筆人:林明德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2015.12.25
1575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林明德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執筆人:林明德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我曾在文化詮釋與批判的論述中多次提到,台灣眾神蒞臨,宛如一座神仙島;並進一步解讀,此一現象不外是,憲法賦予人民信仰宗教的自由。人民不分男女、宗教、種族、階級、黨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加上海洋文化形塑包容的性格,以及自由、民主的落實,為各種宗教提供發展的基礎。

二○一五年,內政部統計台灣地區現有宗教類別,包括歷史悠久的與新興的,共有二十七種之多。在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矗立將近三萬三千多個供教(信)徒膜拜、聚首的場所,平均每一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寺廟或教會,宗教建築密度之高,在世界上恐怕是罕見的。尤其難得的是各種宗教所發展出來的文化特色,不僅造成千彙萬端的景觀,更是台灣傲人的一項軟實力。

一九九○年代,我呼籲「在信仰場域建構人文城堡」,供寺廟香火鼎盛的執事者思索如何締造寺廟文化新景。並開始執行了系列計畫,包括:典藏保安宮之美、勝世安邦文化季、南鯤鯓代天府學術研討會等。其中南鯤鯓代天府更是持續舉辦多屆,有系統的積累豐饒多元的資源,例如:南鯤鯓五王信仰與鹽分地帶文化資源研討會(二○○八)、古蹟修復與代巡信仰(二○一一)、凌霄寶殿慶成學術論壇(二○一二)、南鯤鯓代天府羅天大醮學術論壇(二○一四),多面向論述以索隱信仰符碼,共有論文三十九篇約百萬字,加上四次圓桌會議與四場古蹟導覽,為代天府有形、無形文化資產作了深層的挖掘與整合。

我在〈南鯤鯓代天府的人文底蘊〉特別指出,寺廟歷經四期的擴建,已形成一座宗教文化特區,在台灣一萬二千餘座寺廟(正式登記)中顯得相當特殊,堪稱宗教文化的奇蹟。特別是風景秀麗、建築古雅、場域寬廣、宮闕殿堂樓亭台牆齊備,玉皇、五王、囝仔公、觀世音聚集,蔚為奇觀,因此陸續獲得多次殊榮,如國定古蹟(一九八五)、米其林三星級旅遊觀光景點(二○一一)、國定重要民俗(二○一三)等。

並且進一步探索其人文底蘊的魅力,如五府千歲、觀音菩薩與萬善爺囝仔公共祀的神話傳說;南鯤鯓代天府布局的深層結構──巧妙的建築年輪;匾聯文化──室內戶外的書法展場;槺榔山莊典藏琳瑯滿目的書畫;凌霄寶殿的新內涵,鎮殿之寶──金玉旨、青田玉石的百神朝天圖;人神互動的載體──籤詩。其目的無非是引領大家諦觀一座寺廟的綜合美,積極為「在信仰場域建構人文城堡」的命題覓尋新例證。

今年九月,南鯤鯓代天府的執事告知,希望二○一六年的學術研討會能朝向在地與國際的對話。我與李豐楙教授多次討論,決定名稱為南鯤鯓代天府亞太學術研討會,並以文化、宗教、觀光為主要論調,邀請中國、日本、南韓、新馬等地學者,共同解析王爺信仰與奧祕,希望在本土與國際展開對話中,透過異視野的激撞,進行深入的反思,為南鯤鯓代天府爭取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邁向世界遺產的國際認證,提供一些看法。

會議分四場十篇論文,包括國外學者於非物質文化遺產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相關論述,對應台灣學者於南鯤鯓代天府有形、無形文化遺產論述,加以對話、參證。計畫中特別撰寫〈爭取潛力點邁向世界遺產〉專文,同步推出英、日、法譯本,替南鯤鯓代天府打開國際視野,增加能見度。

這是一種新嘗試,也是台灣寺廟文化追求的標竿。二○一二年,文化部依據世界遺產協會的十項審查標準(二○○五),決議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包括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共有十八處。經過多年多次有系統的研討會,我們不僅挖掘南鯤鯓代天府的文化資源,也發現其豐繁的底蘊。我們認為在籌畫亞太學術研討會之際,宜同時考慮寺廟的調查研究,以亮麗的成績,具體以事例,為爭取潛力點,邁向世界遺產認證作充分的準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