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池溪谷行走

文與圖/王岫 |2015.12.14
1800觀看次
字級
菊池溪谷行走 圖/王岫
菊池溪谷行走 圖/王岫
菊池溪谷行走 圖/王岫

文與圖/王岫

我喜歡在旅遊中有大自然的漫步行走,這行走若是安排在溪谷,那更好;賞綠、觀水、看石皆相宜。

兩年前十月,到東北賞楓,旅行社曾安排一個早上,大約三個半小時的奧入瀨溪谷行走。這段行程,幾乎是整個旅程的代表作,大家在溪流旁的小徑走路,時而驚呼楓紅燦爛,時而讚嘆流水潺潺,更不時抓著相機補捉陽光從樹葉縫隙灑進溪流之幽美。

溪流旁小徑是碎石小路,並不好走,三個半小時的路,也算是一個考驗,好在團員都被美景震撼,大家都能走完全程。我最感動的是一位八十多歲的老阿嬤,她雖然有一半路是搭上公車的,但從中程以後,也在兒子扶攜下,奮力行進。當我們在終點集合,準備搭下午一點鐘的渡輪,到十和田湖的另一端午餐時,她和孩子還沒見到,導遊焦慮地正要考慮全員換晚一班的船票時,忽地,從樹林裡出現老阿嬤和兒子的身影,她雖然一拐一拐,卻也一邊揮手,一邊賣力地向我們奔來。此時,團員們不禁群起拍手,喊著:「加油呦!阿嬤!」連已上船的一些日本遊客,也在甲板上鼓掌起來了。

這是一趟美麗的溪谷行走回憶。今年十一月初,到九州旅遊,旅行社又安排一段「菊池溪谷」行走,就不禁一喜。

雖然這趟溪谷走路,只花一小時,困難度小些了,但也有一些特色。

菊池溪谷也是日本百水名選之一,而且它是由阿蘇外輪山湧出的清流為源頭,所以在盛夏也潺潺流淌著清澈流水。十一月,九州楓葉尚未全紅,但紅葉、黃葉、綠葉點綴林間,猶如調色板般,也有其美感。而日本溪谷之美,美在溪色清澈,林木雅靜,行走其間,彷彿即使用傻瓜相機拍照,也能拍出月曆般的美景似的。

菊池溪谷的行走小徑,是高於溪流之上,不像奧入瀨溪谷的小路是幾乎與溪水平面而行的。要走到菊池川旁,必須在某些節點走下斜坡道,才能接近溪水。這些斜坡道,經常是滿布凹凸不平的石頭交疊而成的,最好柱杖扶撐。所以,我們在入口,買了門票,便一人發了一隻竹杖。撐著竹杖行走,好像是要爬山似的,這是「菊池溪谷」行走的特色。

行走其間,如果覺得某地溪邊,風景特美,便不斷撐杖固定於石縫中,慢慢走下溪邊。河邊總是奇岩怪石很多,如果遠處地形有高低不同,白潺潺的水流而下,變成美景。最動人的當然是挂幕瀑布為首的黎明瀑、紅葉灘、龍淵、天狗瀑等組成的瀑布群,直如天上好景。

有一處是溪谷被落葉鋪滿空地,塵黃一片,好似養蜂人家,全身被蜜蜂覆蓋住了。然而,一陣風來,部分葉子則吹入溪流,隨著流水漂走,但那分空隙,馬上又有飄搖之落葉補滿,這分如人間後浪追前浪的森林溪谷光景,也不禁讓我亍彳流連片刻。

但大部分時間,我們是在較高的沿溪小徑起伏行走的,流水用聽的,翠綠用看的,樹香用聞的,芬多精就因此而來。想來溪谷之形成,一定要有茂盛林木相傍才行;我在小徑兩旁,便看到幾株老樹,有一棵還圍起,註明是江戶時代一八二三年所種植的「杉」(),也說明「杉」是日本代表性的樹木和建材。

許多快二百年的樹木,守護著這片森林,才造就了這溪谷。

走完菊池溪谷,已近昏晚,雖無滿山豔麗的錦秋紅葉,但流水潺繞耳際,漫步森林浴的散策,仍有一分芬芳的韻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