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真善美傳播獎得主】 廖雅玉、余信翰 盼良善溫暖人心

李祖翔 |2015.12.14
3869觀看次
字級
TVBS記者廖雅玉及攝影余信翰以去年八月的雲南魯甸地震為起頭,到當地採訪難童,延伸到留守兒童與兒童拐賣現象,探索親情的失與慟,喚醒冷漠社會;廖雅玉說,身為媒體工作者,希望將「良善」持續存於人們心中。全版圖/記者莊美昭、記者楊祖宏

文/記者李祖翔

■TVBS記者廖雅玉及攝影余信翰以去年八月的雲南魯甸地震為起頭,到當地採訪難童,延伸到留守兒童與兒童拐賣現象,探索親情的失與慟,喚醒冷漠社會;廖雅玉說,身為媒體工作者,希望將「良善」持續存於人們心中。

當時廖雅玉訪問一個稚齡孩童,媽媽過世逼得他強忍淚水、緊抱襁褓中的弟弟。她思慮孩子失怙喪母的處境,聯想到大陸經濟起飛、父母忙於工作後,由祖父母照顧的留守兒童,也是相同情形。著手採訪,意外發現農村兒童拐賣現象猖獗,促使她作第三部曲的深入訪談。

確立「孩子被拐、養了多年的孩子要還回去」兩方感受的採訪方向。廖雅玉說,除了得說服民間組織,也要搜尋孩子被拐賣的家長,從一個舊地址輾轉找到個案,更大的糾結是,如何說服家長說出悲傷往事,又不掀開瘡疤,「所以對受訪者,我既抱歉又感謝。」

採訪工作最大的難題在恪守新聞本質,其次是專業與情感上的拿捏。廖雅玉舉例,搭檔余信翰為了完成工作,採訪難童時壓抑情緒,看著孩子講述遭遇,但拍完後立刻上前抱起孩子,請他們吃飯,如此付出也獲得肯定。文/記者李祖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