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生杜恆增愛好健身運動,在學校健身房認識許多台灣學生,他發現台灣的學生學習能力很強,做事效率很高。
圖/杜恆增提供
「在台灣的時光,真的很美好。碰到的人都非常有禮貌,也很熱心,讓人覺得特別親切,沒有自己是異鄉人的感覺。」龍華科技大學第一○二屆廣告系陸生賴思敏說,在台灣一年的時間裡,給她帶來的最大收穫是,了解一種為人的心態:「對待他人要更有禮貌,學會謙卑的品質,做事情不能太過急躁。」若將這種心態變成一種常態,人與人之間就會很美好。
飄洋過海來到台灣學習,在學習和生活之中,吸收不少經驗和體會。另一位龍華科技大學第一○三屆廣告系陸生杜恆增,愛好健身運動,在學校健身房認識了許多台灣的學生,在交流過程中,他驚訝道:「台灣的學生學習能力好強,做事效率很高啊。」
台生動手能力強
原來是台灣的學生寫作業一般都在上課前做,上課時提前到教室完成作業,而陸生則通常是利用多一點的課餘時間在宿舍完成作業。杜恆增表示,在台灣的教學課程中,以操作課為主,感覺台灣的學生很聰明,動手能力很強,而他們一開始上課就有點吃力,感覺課程銜接不上。
在生活上,杜恆增提及平時出門,無論是在捷運站、公車站,或是餐館門口,見得最多的就是排隊,感覺台灣人很喜歡排隊,這樣比較有秩序,在大陸人多就會感覺擁擠。他說,馬路上的紅綠燈也值得一提,台灣的綠燈時間很足夠,行人不用緊張快速地過馬路,這對老人和小孩來說很是方便,甚至是沒有紅綠燈的巷子口,來往的車輛也會停下車來,等行人過了馬路再開車過去。這點與大陸大不相同,在大陸反而是行人應該讓著車輛。可見,台灣人對交通安全還蠻重視的。
台灣的風景與美食也是許多陸生必定討論的,他們通常會進行一次環島遊,無論台北、花蓮、台東或高雄等,都是必去的地方。
實踐大學(高雄校區)一○三屆商務英語系賴丹萍向記者談到自己在小春假裡的環島旅行,「由於對電視劇和電影的部分情節印象深刻,連帶對劇中的取景地很有興趣,《我可能不會愛你》的『李大仁居酒屋』、《悲情城市》的『阿妹茶樓』等,這些地方都是我必去的景點。還有台灣的美食小吃也讓我流連忘返,好想再去,重複走過的路,體會台灣的風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