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博館舉行「kulumah in回家了!—台博館海端鄉布農族百年文物返鄉特展」,布農族耆老胡金娘為「男子背心」、「改裝栓式單發步槍」、「菸草袋」與「男子幾何紋飾獸皮帽」等布農族文物進行祈福儀式。圖/蘇健忠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台東海端布農族百年文物返鄉了。藏於國立台灣博物館的六十四件海端鄉布農族文物,昨日在布農八部合音祈福聲中,從台博館啟運返鄉,十二日起將於海端鄉布農族文物館展出。昨日台博館特別展示「改裝栓式單發步槍」等四件布農族文物為「kulumah in回家了!—台博館海端鄉布農族百年文物返鄉特展」拉開序幕。
昨日上午在台博館內舉辦的啟運儀式中,耆老至台博館進行祈福儀式及吟唱小米祈禱豐收歌謠迎接文物,並展示台博館典藏的「男子幾何紋飾獸皮帽」、「男子背心」、「改裝栓式單發步槍」、「菸草袋」等四件布農族文物。
展名「kulumah in」為布農族語「回家」之意,特別用於叮嚀在外的族人該回家。六十四件文物,不少是日治時期即入藏於台博館,包括多件布農女性精湛織藝的服飾,其中一件結合布農族郡社群與布農族巒社群百步蛇紋飾風格的「男子背心」最為珍稀。另外一把「改裝栓式單發步槍」則來自海端鄉霧鹿社,槍柄上刻有布農族特殊的圖騰,展現布農男性狩獵文化,同時作為當時抵抗外來者的重要武器。
除了狩獵文物之外,一頂由罕見雲豹皮所製成的上衣,及一頂雕紋繁複的「獸皮帽」,也反映布農男性的鞣皮製革技術;其他如「菸草袋」、盛酒水的大陶罐、各類編籃與編壺、葫蘆器等,都反映出布農先民的生活智慧。耆老胡金娘說:「看祖先遺物會有很多感想,我們要維繫這個傳統文化,從我們本身做起,學了以後要傳承給後代。」
台博館「海端鄉布農族百年文物返鄉特展」十二日將在台東縣海端鄉布農族文物館展出,展期至明年六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