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大學生 創業之路不孤單

文/鄭煌鈺 |2015.12.05
1861觀看次
字級
鄭博任說,在創業之路上,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圖/鄭博任提供
鄭博任成了學弟妹的創業偶像,經常受邀分享創業心得。圖/鄭博任提供
從科技業走入彩妝造型領域,鄭博任說創業固然是為了發揮特長、追求理想,但也能幫助別人、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圖/鄭博任提供

文/鄭煌鈺 圖/鄭博任提供

鄭博任:夢想是閒聊 實現目標才是真的

就讀於國立台灣大學機械所博士班的鄭博任在創業之路奮鬥許久,他說,在創業路上,最大的敵人是「自己」。至今,他已創立兩家公司——「改變科技有限公司」和「Iling形象彩妝設計」,並擔任執行長。

今年十月創辦的改變科技有限公司,目前研究和開發機械自動化設備,計畫向7-11、全家便利超商等推出自己的新產品,期待未來能夠協助超商滿足顧客少量多樣的客製化需求。

至於Iling形象彩妝造型公司,鄭博任說,這間公司是為了幫助朋友Iling實現夢想而共同創業的項目。這是一家結合優秀造型師、攝影師、企畫行銷、編輯的專業造型團隊,為客戶提供整體造型、新娘祕書、婚禮攝影、藝人彩妝、網拍造型、尾牙活動造型、各類舞台表演造型等專業服務。

談到創業的初衷,鄭博任表示,創業一方面是為了發揮自己的特長、追求自己的理想,實現自我價值,同時也是因為想做更多的事,進而幫助別人,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為社會做出貢獻。

獲得夥伴的信任

事實上,鄭博任的創業過程並非一帆風順,進入台大博士班以後,鄭博任前後共創業五次。第一次創業是建立了3D擬真城市的網站,想實現線上遊戲、網路購物和街頭聯誼的多方聯結,後來失敗了。他強調,究其原因是忽略了「顧客真正想要的」需求。

第一次失敗後,他跳脫工程師的思維,更加注重市場和用戶需求,從中一步步吸取教訓、累積經驗,終於開創了自己的事業。

鄭博任坦言,在自己的創業路上,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是最大的動力來源,但他也認為,最大的貴人是自己,最大的敵人也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失敗就是自我否定。他在中學時期求學過程並不順遂,老師不但不看好他,甚至遭到老師的體罰。

然而,這並沒有摧毀他的志向,反而讓他變得更加堅強。創業初期,他也曾遭到某些親戚和朋友的否定,曾喪失信心、自我否定,在深刻的自我檢討和思考後,走出陰霾,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

他認為,最讓自己感到自豪的事情,就是完成了別人認為他不可能做成的事。正面的思維方向、樂觀的生活態度和一顆強大的內心,不斷支撐著他向前走。尤其合作夥伴那一雙雙信任的眼神也是一股強大的動力。他說,人要樂於學習、善於學習,像海綿一樣不斷吸收新的知識。自己在與別人交談時或聽講時,遇到不懂的地方都會記下來,私底下再去查詢,當作新知識般的學習起來。

要做不一樣的事

鄭博任說,自己的事業還不算成功,只是剛起步而已,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希望今後自己的事業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提供更多就業機會。他也願意承擔一些社會責任,並希望擁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幫助更多的人。

對於後繼的創業者,他指出,成功創業的四個要素是:「市場」、「技術」、「資金」和「人脈」,其中最重要的是「市場」。要審慎評估和考究顧客的需求,同時要清楚了解市場的發展前景、自己創業的機遇以及創新點。他說,創業者一定要有創新精神,要做不一樣的事,要有不一樣的產品。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執行力,夢想是閒聊的,實現目標才是真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