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輔助 兩岸比一比

文/戴雪濱、林巧莉 |2015.12.05
1281觀看次
字級
阿里巴巴集團以新台幣100億元成立創業基金,為台灣創業者提供包括初創、成長及擴展等不同階段的資金與指導,出生於台灣的執行副主席蔡崇信(中)與台灣創業者基金執行總監李治平(左)、台灣中華開發工業銀行總經理楊文鈞出席啟動儀式。圖/中新社
二○一○年進軍廣西的富士康,今年在當地的工業產值有望突破人民幣300億元,並與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合作,成立「南寧富士康學院」,共同培育人才。圖/中新社

文/戴雪濱、林巧莉

圖/中新社

大陸篇

目前中國大陸大陸是以整個國家的力量在推動學生的創業相關活動。政策的出台,媒體的宣導與家庭的支持使得大陸學生的創業熱情愈發高漲。

以國務院來說,對於符合條件的大學生自主創業出台多項優惠措施:例如可在創業所在地按照規定申請創業擔保貸款,開啟創業之路,在工商部門首次註冊登記之日的三年內,免收管理類、登記類等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

此外,大學生創辦的小微企業若聘請當年度大學畢業生,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約並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一年社會保險補貼;對於有自主創業意願的大學生,可享受大學實施的彈性學制,放寬學生修業年限,允許調整學業行程,保留學籍休學創新創業。

除了國務院外,各地級市也推出具有當地特色、符合當地情況的創業優惠政策。大學畢業生可以在創業地辦理落戶手續,讓學生無後顧之憂。自主創業的大學生還可以享受各校對自主創業學生實行的持續輔助、全程指導、一站式服務,以及地方政府和學校的資訊服務平台,提供國家政策、市場動向資訊,以及創業項目對接、知識產權交易等服務。

各大學還推出《大學生創業基礎》這類課程,或邀請相關人士與學生交流互動,從理論上讓學生對創業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台灣篇

至於台灣社會又是如何看待大學生創業?儘管政府早已實施青年創業貸款政策,但對台灣大學生是否應該鼓勵創業的界定卻是模糊的。實踐大學助理教授胡正文老師接受採訪時說:「我印象中,實踐大學是不鼓勵大學生創業的,因為講到創業就有太多學生蹺課、退學、延畢。不管原因為何,這也都是不應該的。但是,實踐大學會請專人或是成功人士來學校做創業演講,學生可能會在學校,住宅區甚至各大廣場進行直銷,達到創業的目的。」

根據網路調查,台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科技大學都鼓勵學生進行創業活動。以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為例,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就以成為「創業型大學」為目標,在課程上也開設相關課程,重視、培養並鼓勵科技大學的學生自主創業。

事實上,教育部也下達補助政策——若教育部稽核通過並接受學校育成組織輔導創業六個月者,學校育成中心將由教育部補助新台幣十五萬元及創業團隊創業基金開辦費新台幣三十五萬元,獲得補助的創業團隊,若參加第二階段創業競賽得到優秀成績,最多可獲補助新台幣一百萬元。

然而,高額獎金卻也帶來亂象,台大副校長陳良基教授就曾對外表示,很多參賽團隊是以拿獎金為目標參加比賽,而不是想成為創業家,這種目標已經是本末倒置。

總之,在台灣除了創業獎金外,政府對於大學生創業者所能提供的幫助相當有限,許多時候大學生創業者要靠自身努力打拚,他們常因激烈市場競爭和短缺的資金,使得創業者的事業無疾而終。儘管存在許多困難,但台灣新創事業的工作人口仍高於日、韓和新加坡,台灣大學生奮力為自己的未來找出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