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瑞騰
這篇報導文學鋪陳一個大背景,從西藏康巴逃亡的兩代人——Popo和Momo夫妻;洛桑士敦、澤旺頓珠、拉姆和卓瑪,前後差距近半世紀之久,卻讓他們在達蘭薩拉因緣交會,且構成如此有情有義的人間大愛,再加上來自台灣充滿人道關懷的年輕女子,亦即本文作者。作者以〈須彌倒影〉得第三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人間佛教散文獎,受訪時就說她正在德蘭薩拉寫流亡藏人的報導文學,想來這一篇就是。
被迫出走,輾轉流離,乃人生之大悲痛。我的閱讀,除了拉出故事時間,讓事之始末及因果關係彰明,並列出作者行動之當下時間,依序敘寫其情節之要,覺得作者除擅寫場景(Momo家境、醫院景象)及人物形貌,此外,她批判惡政、嘉許情義,通過「我」之所聞見,體現異文化的諒解與寬容,使得這篇報導文學情采雙美。
我覺得全篇最讓我感動之處在於洛桑士敦之於老(Momo和Popo)殘(澤旺頓珠)的真情義舉;當然,寫作者無私的大愛,更值得我們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