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 帶動下 西部城市大翻身 |2015.11.21 語音朗讀 288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隨著一帶一路政策,重慶台商生產的筆記型電腦等產品可透過渝新歐鐵路線運往歐洲。圖/胡經周 隨著近年中國「高鐵旋風」颳起,一輛輛中國列車宣示中國軌道交通的品牌實力。圖/新華社 連雲港區內,準備運往哈薩克的貨櫃正在裝上列車。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我到重慶二十五年,見證了重慶從內陸腹地到國際化大都市的轉變。」六十歲的台商李文勛日前接受中新社專訪時如是說,陸媒以「台商入渝第一人」來形容現任重慶市台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 一九八九年,李文勛投資一百六十萬美元興建小熱水器廠,如今成長為年產值人民幣三億元的綜合性大型製造企業。他向記者表示,二○○七年之前,台商在重慶投資創業總數不多、較為分散。但隨著重慶大規模招商引資,尤其是IT產業的入駐,台商才蜂擁進入重慶。 據了解,台灣十大電子廠商中有九家落戶重慶,二○一四年從這裡產出的筆記型電腦、列表機等數量估計約二億件,成為全球最大的筆電生產基地。「台商的迅速集結,讓重慶成為大陸僅次於蘇州、上海、廣東之後的第四大台商聚集地。」李文勛說,目前重慶登記在案的台商企業有一千四百四十六家,加上第三地轉移企業和小微企業,規模達三千家之多,常駐台商人數約三萬人左右。 他認為,重慶的傳統製造業正向新型工業化邁進,尤其大陸推動「一帶一路」及「長江經濟帶」的國家大戰略,以及渝新歐鐵路開通,預估重慶隨著交通便利、對外經貿會更加頻繁。「重慶現有三千多萬人口,加上周邊省市的消費力,等於擁有一億人的市場。相信交流合作的前景會更光明。」李文勛說。 成都享有區位優勢 隨著「一帶一路」政策,以往在港口才能看到成排的超大起重機吊載裝卸貨櫃(大陸稱「集裝箱」),如今地處內陸的四川成都,也可見到如此壯觀景象。 在成都青白江國際集裝箱物流園內,擁有四川唯一的鐵路口岸,這裡是蓉歐快鐵和中亞國際鐵路貨運列車的進出口貨櫃裝卸起始站,在這裡透過公路、鐵路、水路從上海、廣州、深圳、廈門、武漢、萬州等地運來的貨櫃,都可以從這裡裝卸上下火車。 沿著現代「絲綢之路」,火車中途在新疆阿拉山口出境換軌、換車頭(大陸採標準軌、中亞、俄羅斯採寬軌)往返中亞五國遠至歐洲波蘭羅茲,單趟九千八百二十六公里只要十天左右,不僅較傳統海運節省時間約三分之二、運費也節約許多,更讓成都從內陸城市變成大陸對西對南各國的前沿。 事實上,在歷史上成都一向是中國「南絲綢之路」的起點,與「北絲綢之路」的貨源供應地。由於成都位於大陸地理相對中央的位置,享有區位優勢,是大陸成都、重慶、西安、昆明、貴陽「鑽石經濟圈」的重要一環,長期扮演大陸西部大開發的領頭羊角色。如今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成為區域性國際物流樞紐橋頭堡的角色。 西安中心輻射西北 除了重慶和成都,「與大陸一些沿海地區相比,從西安出口到中亞、俄羅斯等地,可以減少運輸途程,節省成本,西部正變為經貿的前沿。」日前出席第二十二屆中國楊淩農高會的台商三愛農業科技集團董事長吳光照對中新社記者說,「一帶一路」戰略讓西部原來的不利因素變成有利因素。 在農高會期間,吳光照的三愛農業科技集團與陝西山福泉牧業有限公司簽訂了一項總投資額為人民幣六點五億元的合約。吳光照認為,西安有很好的發展潛力,具備多項有利條件。他透露,該集團還在西安投資建設「一帶一路」營運總部,未來以西安為中心,輻射西北,帶動整個大陸市場。 另一家成立於二○○九年的楊淩美庭兩岸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是西北第一家獲得有機大棚蔬菜認證的台資企業,致力於推廣「有機生態生活」。 西安美庭建築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楊淩美庭兩岸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規畫工程部副總建築師張威廉說,「一帶一路」帶來了龐大商機,以農業而言,台灣的技術在西安經過磨合後,可與大陸的雄厚資金和政府力量等相結合,互補合作進軍。農委會前主委林享能在楊淩舉辦的「二○一五海峽兩岸現代農業發展合作研討會」指出,就陝西而言,尤應把握一帶一路向外擴張的戰略,利用這個政策作為面向西域和中亞的優勢,結合台灣的科技、經營理念、現代化農業生產,以及生物科技應用,拓展內銷及國際市場。 根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二○一四年到大陸投資的台灣農業企業已超過六千家,台資企業投資累計超過一百億美元,大陸進口台灣農產品總額達十九點六億美元,呈現快速發展趨勢。 前一篇文章 兩岸文創熱潮 文博會上 展現年輕創意能量 下一篇文章 因應新趨勢2 培育外語人才破除障礙 熱門新聞 01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2WTA、ATP年終賽 獎金創新高2025.11.0703佛光佈教師、友愛服務隊 精進行佛2025.11.0604《365日》贈嘉義香湖國際大飯店 佛光人結書香善緣2025.11.0605【生活快門】 喜見採茶女2025.11.0606水星室內樂團表演 中美寺傳遞愛與和平2025.11.0607日中文化藝術季 大阪佛光合唱團獻唱2025.11.0608【牽手一生】 最深的愛是 我陪你2025.11.0609健保補充保費變革 政院急踩煞車2025.11.0710再闖WTA年終賽 謝淑薇力拚第2冠2025.11.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文創之旅】打開西夏學的金鑰匙【大陸產業發展】 安溪種茶賣茶 靠智能、看數據【文創之旅】徐州的漢風楚韻【大陸社會觀察】 天塹通途 山鄉巨變 世界第一高橋花江峽谷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