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台南市今年有二十二位中小學校長退休,明年申請退休校長四十四位,其中不少是五十出頭的年輕校長。我對愈來愈多年輕校長選擇急流勇退,相當擔心,這絕非教育之福。
為什麼校長不願意久留呢?主要是有責無權,校長負責一所學校的成敗,照理說應該有責有權,事實並非如此,現在中小學校長,往往是要負責任,卻沒有任何的權限,校長界流傳一句話,以形容當今校長的窘境:有責無權、赤手空拳,委曲求全。雖然並不盡然,但也相當吻合。
其次,「恐龍家長」和「怪獸老師」愈來愈多,讓校長窮於應付,自然就興起不如歸去念頭。百分之二十家長和老師,製造出百分之八十問題,聲音愈大,愈不可理喻,校長的時間和精力,常耗費在無謂的紛爭上,且效果不彰,這樣怎麼不教校長打退堂鼓呢?
教育改革變動不定,教育政策朝夕不同,校長往往應接不暇,事倍功半,徒勞無功,校長怎麼願意再犧牲享受,或享受犧牲呢?
加上政治力伸入校園,成了政治角力場所,校長雖知道要維持中立,但往往兩面不討好,甚至背腹受敵,稍一不慎,就成了政治犧牲品,校長急流勇退,保住最後的顏面和尊嚴。
教育主管單位應重視問題的嚴重性,、設法還給校長一個安寧的辦學環境,發揮所長,把學校教育辦得有聲有色,這才是教育和學校的最大福氣。
蔡志鏗(台北市/退休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