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急診醫療做久了不知不覺就發明新技術」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宋文舉在兒童重症醫療三十多年,十五年前,意外自創「無創式急救呼吸法」,不需要插管就能讓孩童恢復呼吸,至今已經救活上萬名孩童,這套方法今年五月還登上兒童肺臟學雜誌,並獲台北榮總頒發醫學創新獎肯定。
宋文舉專長兒童呼吸治療,最常治療的對象就是新生兒,急救分秒必爭,只要有所延誤,小生命都可能離開人世,在多年的臨床經驗下,他研發了這套「無創式急救呼吸法」不需要機械、面罩,只需要雙手就能做到,就算在醫療貧瘠的環境都能完成。
「無創式急救呼吸法」只有三個步驟:咽氧、捏鼻、壓腹,宋文舉表示,第一步驟是將輸送氧氣的管子,從鼻子放進咽喉處,強制將氧氣送進去,由於肺部沒有自動呼吸,因此透過「壓鼻」製造壓力,順利將氧氣輸送到肺部,「壓腹」讓循環的廢氣吐出來,簡單的動作不用三秒就能達成。
宋文舉說,這套方法他已經用了十五年,每年至少因此救活五百多名病例,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香港一位出生僅七個月大的女娃茵茵,因心臟病又有氣管軟化的問題,被迫仰賴呼吸器維生,當時主治茵茵的香港醫師,輾轉得知無創式急救呼吸法,將茵茵送來台灣治療。宋文舉說,他前後只用了兩次無創式急救呼吸法,就幫助茵茵脫離呼吸器,至今都沒有再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