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馬英九昨在國際記者會表示,兩岸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是非常貼切地反應現實狀況。圖/中央社
【記者陳忠賢台北報導】「馬習會」明天即將登場,總統馬英九昨天在總統府召開中外記者會做行前說明。馬總統總結此次會面的六大特色,並對外界的質疑做出澄清,也對記者的提問一一作答。
馬總統提到六大特色,第一,「這是兩岸領導人六十六年來第一次會面,是歷史里程碑」。馬總統指,馬習會的議題一直沒有熄火,就是要建立兩岸領導人會面常態化的基礎。
第二,「選擇第三地會面,顯示兩岸關係成熟」。馬總統藉機澄清,過去曾表示「若連任,我絕不會在未來四年跟大陸領導人見面」, 是因過去領導人都是去大陸和對方碰面,「我是說我不去對岸,自然碰不到面」,這次在第三地,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第三,「雙方互稱先生,達成實質對等尊嚴」。總統指,雙方以領導人身分與會,互稱「先生」,在對等原則下進行會談。他能做的就是任期內把橋搭好,將來無論誰當選,都可以很快「上橋渡河」。
第四,「不發布聯合公報和協議,降低複雜性」。總統強調,馬習會不會簽訂任何協議。而此次會談,美方未扮演任何角色,但事前有通知美國。至於引發中、美兩國角力的南海議題,未納入討論議程中。
第五,「馬習會要做到國家有需要、人民可以支持、國會監督」。總統表示,「我願意到立法院做國情報告」,不必擔心會變成不對等或沒有尊嚴,且陸委會主委夏立言可再去立院報告。
第六,「持續維持台海的和平繁榮,增進人民福祉」。總統指,他與大陸領導人習近平見面時會討論中國的軍事威脅,「兩岸要降低敵意才能促進和平」,要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
至於媒體提問,為何第一夫人周美青未隨行,總統說,「這不是我不帶她去,是她不跟我去」;是否會邀習近平來台訪問?總統也說,不是不能考慮。
為記錄這場歷史性會面,上午十時的記者會,九時不到已湧入大批媒體,排隊安檢等待進入總統府的記者擠爆現場。(相關新聞見二版)
馬英九談馬習會
目的▼ 回顧過去、前瞻未來;鞏固台海和平,維持兩岸現狀
特色▼ 1. 兩岸領導人66年來第一次會面,是歷史里程碑
2. 在第三地會面,顯示兩岸關係逐漸成熟
3. 雙方第一次以「台灣領導人、大陸領導人」身分互動,互稱「先生」,
達成實質對等與尊嚴
4. 雙方不簽訂協議、不發布聯合公報或聲明
5. 國家有需要、人民可以支持、國會監督
6. 維持台海和平繁榮,增進人民福祉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