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 泰北蘭納王朝 昔日的光輝(4)

文與圖/梁國興 |2015.10.28
1665觀看次
字級
在魏功甘古城的歷史遺蹟中,唯一沒有被水患破壞的是蓮塔寺,這座寺廟的佛塔建有方形底座,五層佛塔共有六十龕佛像(圖1)。圖/梁國興
五層佛塔是蘭納時期的建築風格,二十世紀初,緬甸商人出資修復了這座寺廟,融入了緬甸風格(圖2)。圖/梁國興
南奔是泰國北部古城之一,九世紀建城,成為來自緬甸蒙族控制的哈里奔猜王朝的首都。市中心有一座很大規模的佛寺──哈里奔猜佛寺,其建築是經歷數個朝代的不斷擴建。而最早期的佛塔建於八九七年(圖3),供奉釋迦牟尼佛的一根頭髮。圖/梁國興
帕堯這個小國創立於一○九六年,因其影響力漸強,在十三世紀時受蘭納王朝之邀與素可泰結盟。可是,一三三八年卻又被蘭納攻陷成為蘭納的一部分,圖5 是帕堯南亭寺的佛像。圖/梁國興
難王朝也在十四世紀末歸屬蘭納王朝。普敏寺是目前位於難王朝的一間蘭納式佛寺,圖6 其供奉的佛像。圖/梁國興
而南邦地區佛寺很多,這裡我們看到華光寺蘭納式的佛像(圖7)。圖/梁國興
泰北因地廣人稀,出家人則必需騎在馬背上去托(圖8)。圖/梁國興
Phrae是哈里奔猜王國的屬地,跟隨哈里奔猜王朝的淪陷而成為蘭納王朝的一部分,圖4 是綽黑寺的大佛塔。圖/梁國興

文與圖/梁國興

蘭納王朝原在北部清萊建都,由於屢受外敵入侵,於一二八八年改在有天然山巒保護的平河畔建立新都,名為魏功甘城。後來發現魏功甘城地勢低窪、水患頻頻,孟格萊王於一二九六年決定放棄魏功甘,另在北部五公里外處,較高地勢的清邁建立「新城」。

在蘭納王國盛極一時的魏功甘城,曾幾何時,整座城市消失無蹤,成為一代代的古老傳說。一九八四年,才終於讓埋在地下的魏功甘古城重見天日,而將傳說還原為現實。原來過去的湄屏河經常氾濫,多場洪水後,魏功甘這座古城完全淹沒在泥沙之下。

在魏功甘古城的歷史遺蹟中,唯一沒有被水患破壞的是蓮塔寺,這座寺廟的佛塔建有方形底座,五層佛塔共有六十龕佛像(圖❶)。五層佛塔是蘭納時期的建築風格,二十世紀初,緬甸商人出資修復了這座寺廟,融入了緬甸風格(圖❷)。

南奔是泰國北部古城之一,九世紀建城,成為來自緬甸蒙族控制的哈里奔猜王朝的首都。市中心有一座很大規模的佛寺──哈里奔猜佛寺,其建築是經歷數個朝代的不斷擴建。而最早期的佛塔建於八九七年(圖❸),供奉釋迦牟尼佛的一根頭髮。

一二八一年孟格萊王蘭納王朝國力增強,攻占南奔,並逐漸代替蒙人統治了南奔、南邦的廣大地區;後來帕堯王朝以及難王朝也臣服於蘭納王朝。到十五世紀初,蘭納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進入了其最輝煌的時期。一四四三年,迪洛王大事修建哈里奔猜佛寺,除了增添蘭納式的建築,早期蒙式的建築仍獲得保留。

Phrae是哈里奔猜王國的屬地,跟隨哈里奔猜王朝的淪陷而成為蘭納王朝的一部分,圖❹是綽黑寺的大佛塔。

帕堯這個小國創立於一○九六年,因其影響力漸強,在十三世紀時受蘭納王朝之邀與素可泰結盟。可是,一三三八年卻又被蘭納攻陷成為蘭納的一部分,圖❺是帕堯南亭寺的佛像。

難王朝也在十四世紀末歸屬蘭納王朝。普敏寺是目前位於難王朝的一間蘭納式佛寺,圖❻是其供奉的佛像。

而南邦地區佛寺很多,這裡我們看到華光寺蘭納式的佛像(圖❼)。

泰北因地廣人稀,出家人則必需騎在馬背上去托鉢(圖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