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大代誌 聽了要搖頭

記者曾伯加特稿 |2015.10.28
1073觀看次
字級

【記者曾伯加特稿】立法院院會上周通過立委臨時提案,要求教育部研議將認養校犬結合生命教育,列為校務評鑑加分項目,引來正反不同意見,甚至有人認為立法院這麼多重大法案待審,不應小題大作。

愛護生命是美德,不應有分別心,校園收養流浪狗可維護安全,還可培養學童愛心,作為生命教育,以往有些學校做得有聲有色,傳為佳話。

但收養流浪動物應出於愛心、歡喜心,一旦立法規範列為評鑑,會弄巧成拙,甚至會因爭取成績而本末倒置,成了師生和學校的負擔。

每個學校環境不同,有的幅員廣闊適合養流浪犬;有的校園狹小,連教室、運動場都不足,哪來空間養動物?因時因地制宜,才能悠遊自在。

學校收養應以流浪動物為主,花錢購買就失去意義。同時「量力而為」,如果數量愈多,評鑑愈高,那學校可能成了動物園,不但累壞師生,還可能影響學業,得不償失。

就像台北市國小家長會長聯合會總會長宋全娟所說,教小朋友愛護動物是好事,但沒有完整的配套措施,學校不應貿然認養流浪動物。

教育部應以合法合理合情管道,拒絕這項提案。立法院也應從善如流,收回這項民眾聽了「也要搖頭」的法案,以免美事會變成負面,貽笑大方,引發民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