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嘉雯
清初康熙年間,從蘇州閶門到楓橋一帶,海內外各式各樣珍奇貨物都集中在此,造成了綿延二十多里的市集,根據清初《吳縣志》所載:「(蘇州)四方萬里,海外異域珍奇怪偉、稀世難得之寶,罔不畢集,誠宇宙間一大都會也。」
這「宇宙第一大都會」在《紅樓夢》第十六回裡曾有一段壯麗的鋪陳。
那是賈璉的乳母趙嬤嬤和王熙鳳談起元妃即將省親,而賈府已展開接駕準備時,曾說道:「阿彌陀佛!原來如此。這樣說,咱們家也要預備接咱們大小姐了。」賈璉道:「這何用說呢!不然,這會子忙的是什麼﹖」鳳姐笑道:「若果如此,我可也見個大世面了。可恨我小幾歲年紀,若早生二三十年,如今這些老人家也不薄我沒見世面了。說起當年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故事,比一部書還熱鬧,我偏沒造化趕上。」
趙嬤嬤道:「噯喲喲,那可是千載希逢的!那時候我才記事兒,咱們賈府正在姑蘇揚州一帶監造海舫,修理海塘,只預備接駕一次,把銀子都花得淌海水似的!說起來……」
鳳姐忙接道:「我們王府也預備過一次。那時我爺爺單管各國進貢朝賀的事,凡有外國人來,都是我們家養活。粵、閩、滇、浙所有的洋船貨物都是我們家的。」
王熙鳳所言盛況,康熙時期的文人沈寓也確實曾經提到:「(蘇州)山海所產之珍奇,外國所通之貨貝,四方往來,千萬里之商賈,駢肩輻輳。」 而《紅樓夢》裡的趙嬤嬤是經歷過接駕盛事的老人,根據她的回憶:「那是誰不知道的﹖如今還有個口號兒呢,說『東海少了白玉床,龍王來請江南王』,這說的就是奶奶府上了。還有如今現在江南的甄家,噯喲喲,好勢派!獨他家接駕四次,若不是我們親眼看見,告訴誰,誰也不信的。別講銀子成了土泥,憑是世上所有的,沒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過』、『可惜』四個字,竟顧不得了。」
而畫家徐揚的〈姑蘇繁華圖〉即為乾隆二十四年,聖駕第二次南巡後,他有感於「治化昌明,超軼三代,幅員之廣,生齒之繁,亙古未有」,因此繪成這幅畫卷,恰好可與《紅樓夢》裡趙嬤嬤回顧賈家在姑蘇揚州預備接駕、而江南甄家接駕四次等榮景相互輝映,更足以體現清初蘇州市井的繁華實與接駕的歷史背景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