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謝汶均
當科技巨擘蘋果公司不斷從精品業延攬人才之際,精品集團路易威登(LVMH)卻在此時反從該公司挖角前線上電台Beats 1創辦人羅傑斯(Ian Rogers)擔任集團數位長,反映重視傳統和工藝的精品業現在也不得不朝數位化邁進。
法國巴黎銀行分析師索爾卡(Luca Solca)表示,儘管精品業仍謹慎看待數位銷售和行銷,他們的態度也已快速轉變。
富有消費族群愈來愈習慣電子商務,是推動精品業邁向數位化的原因之一。這股趨勢在英、德兩國特別明顯,這兩國的線上精品銷售額在2010年只占全國不到3%,但去年已成長至近12%。
中國大陸的消費者也是驅動精品業數位化的另一股動力,今年中國在線上購買的精品預估將占全球精品銷售額的30%。路易威登集團總經理貝羅尼(Antonio Belloni)說:「中國消費者對數位化的快速適應力無人能及。」
此外,精品消費者對數位裝置的黏著度也比一般消費者高。諮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和義大利奢侈品協會Fondazione Altagamma今年進行的研究發現,精品消費者比一般消費者擁有更多數位裝置。研究結果認為,線上精品消費額儘管目前只占全球精品消費額的6%,在2025年之前卻有可能擴張至18%。
法巴的索爾卡也表示,如果僅計算精品業電子商務部分的業績,就會低估數位化的成效,因為去年精品業的店內銷售額有21%是消費者先上網搜尋後,才至店內購買,這正好證明精品業需要發展吸引人的線上呈現方式。他說:「將數位和實體精品分開沒有意義…,精品品牌的數位化執行能力將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貝羅尼指出,聘用羅傑斯是路易威登擁抱數位化的契機。路易威登過去四年半已在數位產業投入大量資金,而他認為羅傑斯的才能能夠再將集團帶往新的層次。
不過在朝數位化邁進的同時,精品業也需要改變行銷策略。
例如精品集團得重新分配廣告預算,利用社群網站做行銷。精品業一位高階主管表示,社群媒體已大大改變名人代言模式,數年前Vogue雜誌仍是精品業的重要行銷管道,如今圖像式社群媒體Instagram的影響力卻已無可比擬。
此外,精品業也得思考,與重要客戶的溝通管道是否需要調整。貝羅尼回憶近日與路易威登中國最大客戶通話的場景,當時他詢問對方自己是否還幫得上什麼忙。結果對方說:「有一件事是你該做的,不要打電話給我,傳微信就好。」
本版與經濟日報〈酷全球〉周刊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