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線片《間諜橋》 還原藝術本位與歷史真相

文/朱玉昌(元智大學中語系兼任助理教授) |2015.10.17
1287觀看次
字級
綜覽好萊塢,幾乎間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部探索歷史現場的優秀作品。 圖/二十世紀福斯提供
綜覽好萊塢,幾乎間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部探索歷史現場的優秀作品。 圖/二十世紀福斯提供
綜覽好萊塢,幾乎間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部探索歷史現場的優秀作品。 圖/二十世紀福斯提供
綜覽好萊塢,幾乎間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部探索歷史現場的優秀作品。 圖/二十世紀福斯提供

文/朱玉昌(元智大學中語系兼任助理教授)

圖/二十世紀福斯提供

綜覽好萊塢,幾乎間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部探索歷史現場的優秀作品。擅長操作史實類型,以《辛德勒的名單》、《搶救雷恩大兵》摘下兩座奧斯卡導演獎項的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Allan Spielberg),繼《林肯》之後,將六○年代冷戰期間,發生在橫跨東、西德格林尼克橋上,震撼國際的換諜始末搬上銀幕,這起事件成功扭轉了美蘇兩大強權緊張衝突、一觸即發的政治局勢。

真實狀況出人意表

電影《間諜橋》選擇以還原真人真事作為劇本架構,故事從美國聯邦調查局逮捕蘇聯情報員艾伯爾開始,政府刻意安排獨立資深的保險律師唐納文為其辯護,一則希望藉由唐納文口中獲取艾伯爾可能透露的情資,一則方便順勢將艾伯爾繩之以法,完美達成民主國家欲蓋彌彰的算計。

真實狀況往往是出人意表的,律師讚賞間諜效忠祖國的忠貞,兩人逐漸發展出了解與互敬的情誼,基於公平正義與基本人權保障原則,唐納文傾心全力抗辯,卻讓自己身陷全民公敵的險境。

不久,美國偵察機在蘇聯領空被擊落,飛行員鮑爾斯遭定罪判刑,美國中央情報局憂慮鮑爾斯遭受威脅而洩漏國家機密,於是,祕密徵召唐納文遠赴柏林,負責交涉以艾伯爾換回鮑爾斯的談判。

還原歷史真相,遠比創造一個虛擬故事更難。尤其,這段歷史距離得愈近,曾經活在歷史事件時代下的人、事、物斑斑可考,還原者仔細的工夫便容不得馬虎,當要把真相轉變為一種藝術,化成一齣戲劇,其難度可想而知。

相信關愛電影產業的人都會認同,電影的難,不在於呈現手法的純紀實性、純藝術性或純商業性,而是多元整合的嫻熟技巧與觀眾最終的接受性,一部能具備三位一體,且禁得起市場考驗的作品,處理歷史事件必須在無違和感下巧妙地融入商業手法;藝術價值亦須符合雅俗共賞的主流趨勢,若稍有不慎,只恐難擋票房反應的現實。

組合得宜事半功倍

戲的精采,在整體人才選擇與互勁發揮,組合得宜,加分效果事半功倍,我們有幸在《間諜橋》看見像導演史匹柏這樣熱中電影藝術的創造者,以反思人類行為歷程,具體而貼近真實地還原了歷史面貌,所組合的團隊也適度展現了電影藝術的高度。

主角湯姆.漢克斯(Tom Hanks)無疑是幕前最大的功臣,將平凡、內斂,同時扮演先生、父親、律師、朋友、愛國者多重角色內心的拿捏轉換,詮釋得恰如其分。

編劇麥特.查爾曼(Matt Charman)絕對是位好的劇本創作者,而伊森.柯恩、喬爾.科恩兄弟(Ethan Coen & Joel Coen)更是劇本的化妝師,將幕幕人物冗長對話,精練成一句句足以吸睛的高潮張力。看配角馬克.里朗斯(Mark Rylance)不慍不火的演技,不斷提供觀眾同領視野的感受,淋漓盡致地刻畫出間諜本尊的個性。

在好萊塢電影動畫技術充分運用的時代,真人與虛擬影像結合是既定潮流,這部電影卻一反常態,採用大量實景加工與手工堆砌的場景,回歸以人為本的藝術本位——五○年代紐約地鐵站、柏林圍牆的重現,主人翁那幢獨立又典雅的維多利亞風格式住宅,服裝、美術、配樂、攝影無不考究,每個細節再再牽引著觀眾親臨歷史現場。

《間諜橋》瑕不掩瑜的企圖心處處可見,整體而言,充分走在美國影藝學院偏好的主旋律上,明年獲得金球、奧斯卡八項或十項獎項提名,應是可以預料到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