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費德利克.吉伯特
麥特(Matt)在矽谷一家市值三十億美元的公司擔任IT副總經理,我透過練習的方式提醒他,要與聽者建立連結,並且對他的核心訊息留下長久印象,運用故事十分重要。相關研究明白指出,在簡報時,講故事比解釋數據更能深入人心。
依照我的建議,麥特採用與業務季報一樣的方法,卻發生嚴重慘劇。麥特用故事來說明一個主要觀點,講沒幾分鐘,營運長便發飆:「你扯這些幹什麼?趕快講重點!」
麥特帶哀怨看著營運長,結結巴巴地說:「你要我去請教簡報專家吉伯特,就是他交代我,要用說故事的方式……」麥特彷彿在向嚴厲的父親尋求認可。可是營運長不但不認可,反而大吼:「那就把吉伯特給炒了,趕快開始報告。」麥特那一天很不順,我也一樣。
我這個剛被炒魷魚的演講訓練師,打電話給那位營運長,請教到底哪裡出了問題。我對他說明,研究結果顯示,說故事比提供數據更能打動人,而且故事有助於加深印象。他毫不客氣的回答:「我們沒有閒工夫聽故事,我也不在乎留不留得下印象。我們必須接著討論下一個議題、做出決定,再繼續下一個。」
我頭頂上忽然亮起一顆燈泡!我立刻領悟到,平常我們認知的成功簡報策略,在大多數簡報情境中都有效,可是到了高層會議,卻可能斷送你的前途。
就像文化人類學家,著手研究人稱「CXO」層級的這個陌生領域,了解他們獨有的一套行事規則。我們提出以下問題:重大的專案和看好的前途,怎麼可能在一次高層會議中,短短幾分鐘便付諸東流?反之,在CXO會議室裡成為公司英雄,祕訣到底是什麼?
高階主管分享的心得,幫助我們避免簡報時的缺失,提升簡報過程中的專業表現。事業一帆風順或是必須另謀高就,其間的差別可能就在於,能不能了解高階主管心中的期待。可惜商學院沒教這些東西,反而往往必須從現實環境的慘痛失敗中學得。
事後,麥特反省自己錯在哪裡:「當我被打斷時,我覺得他們是在拒絕我個人,我想要依順序報告每一張投影片:第一頁、第二頁……他們卻冷酷地制止我。我的目的是要讓提案順利過關,可惜我沒能把握好撥給我的時間,清楚表達來意,這會影響到我和我們團隊的未來。」這就好比隊友已經把球傳到九十九碼線上,卻沒能帶球衝進達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