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天下文化基金會創辦人高希均教授,三十年前即以經濟學人、媒體創辦者的身分,深切關心台灣社會的發展。昨天,他更以「開放台灣」為題,提出當前台灣面臨的問題及未來的走向。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文/記者羅智華、阮愛惠
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遠見.天下文化基金會創辦人高希均教授,三十年前即以經濟學人、媒體創辦者的身分,深切關心台灣社會的發展。昨天,他更以「開放台灣」為題,提出當前台灣面臨的問題及未來的走向。
「任何社會都應走向開放的社會」,高希均認為,這已是二戰以來,對任何經濟落後國家如何進展到到「開發國家」的關鍵字。一個開放的社會,最重要的是:人才要到哪裡去?資金如何留下來?高科技如何發展?資訊流通的方式?如果社會不開放,再多方法都無法作到。市場經濟之有效,就是要不假外求。
高希均認為,改變世界政經版圖的兩個觀念就是「開放社會」與「全球化」。中國大陸目前才開放了一小部分,但這一小扇門,就帶給大陸非常多機會,至今堪稱是世界數一數二的經濟體。
台灣過去的開放,也奠下很好的根基,現今台灣在世界競爭力的排名為第十一,痛苦指數則是最低。雖然台灣當前出現各種失落,如:政府失能、國會失職、媒體失信、經濟失調…,但高希均指出,「開放」仍是決定台灣未來能不能與世界脈動接頻的最重要因素。開放也許不是容易走的路,但台灣已是民主社會,迫切所需的是在全民監督下持續不斷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