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媒體喧囂「棄柱」、「換柱」真假難辨的消息充斥;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洪秀柱忽然無預警宣布,自己要暫停幾個月來馬不停蹄的拜訪行程,閉關沉思一番。翌日清晨,她發表感言。
在當下混亂嘈雜的環境,洪秀柱選擇靜下來,思索台灣深沉的問題。然而,媒體對這種嚴肅的問題,顯然是興致缺缺,而由「閉關」衍生出的「退選」猜想,才是新聞操作的焦點。三天後洪秀柱出關,發表感言,題為《反省與承擔》,媒體的討論卻仍冷淡。
事實上,總統選舉的高度,應是選擇國家的方向,在跑攤、造勢等這些選戰秀之外;候選人對國家問題的思考,才應是我們該重視的。洪秀柱的《反省與承擔》,沉痛地指出我們國家「真的病了」,而且「病因不在政策,而在政治,更在我們這些從事政治的人」。她直白地說,如今的台灣社會,政治人物可以不擇手段,視不真誠與反覆為能幹,視能捲起風潮以謀取政治利益為本事,就算是過去引領台灣經濟奇蹟的孫運璿、李國鼎這些前輩,在今天這樣的政治環境,也一樣無法成事。
我們認為,如果要說得更徹底,則台灣的病根除了政治,還有媒體。試想何以政治人物會淪落至此?用時下流行的話來說,就是「遵循民意」。但是,那些政治人物口口聲聲的「民意」,卻經常是罔顧沉默大眾的利益,而只屈從於少數聲音大、拳頭大的「民粹」力量;甚或根本就是政治人物煽動民粹,藉此利用對立打擊對手。而這種民粹力量能夠成勢,靠的就是媒體及名嘴。在他們眼裡,沒有「公正」,只會先區分敵我,這種心態已非正常的民主監督,而是近乎革命的敵我鬥爭。
許多名嘴已習慣隨意點名指控,經常只有「聽說」的所謂「根據」,沒有查證。媒體作為社會公器,不做過濾工作,反而配合甚至主導名嘴這樣的指控戲碼,使自身變作台灣最大的造謠中心。
想想一群名嘴和主持人,圍繞著一個根本就不存在的謠言,慷慨激昂、義憤填膺的你一言我一語,加油添醬,實是一場荒謬至極的鬧劇。
洪秀柱反省「我們這些從事政治的人」,當然也包括反省自己。她並在感言中對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喊話,希望共同「放下屠刀」,讓這次的總統大選能夠是名副其實的「選舉」,而不再是「選戰」。我們認為,「選舉」和「選戰」的差別,就在於前者能提出經得起歷史反覆檢驗的政見;而後者只是噴出一堆口水,在瞬間激起波瀾,很快就消失在歷史長河的泡沫裡。
觀世音菩薩,眾生皆知祂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但為了護衛正法、降伏魔軍,亦現怒目金剛相以救度世人。爭取國家領導大位的為政者,如皆能學習觀世音菩薩的胸懷與修為,則國家幸甚,百姓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