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別落入民主的陷阱

 |2015.09.06
1739觀看次
字級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凡事都是優劣參半,有利有弊,許多事情都是政策的選擇,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衡取其大。這裡既牽涉到價值的選擇,也和施政的輕重緩急與優先順序有關,比如說絕對的自由就必然會對社會安全產生負面影響。

民眾對於事情可以有不同的觀點,但不宜為了反對而反對,民主必須以法治為基礎的原則絕對不能改變,社會的倫常是非、道德標準、法治原則都必須全力加以維護,相信這是大家共同的信念。

要討論民主、法治、人權等問題,由代議民主到審議民主、從自由主義式民主到控制型民主,大家可以各抒己見。但最後常常觸及的三個根本問題:一是民主到底是價值還是工具,民主可不可以或應不應該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二是為什麼西方國家總是以雙重、多重標準,想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別人?三是當美國一再指控其他國家,尤其是中國大陸及前蘇聯在輸出革命,但卻堅持自己只是輸出民主時,既然大家都在輸出自己的價值觀念,美國究竟是要如何自圓其說?

如果民主和人權是種價值與信仰,那就應該無可讓渡,不能妥協;但如果民主只是一個工具,目的是要為民眾追求一個更公平合理,有尊嚴的生活時,那個別的國家或社會想要走出自己現代化的道路,堅持自己的民主發展方式又有何不對?難道只有西方自由主義式民主才是唯一的標準?難道天下有哪個國家可以享有哪個神祇所交付的優越感,認為只有自己才是真理的代表,掌握了絕對的道德,所有其他的個人或國家都應該依照自己的模式發展?

民主就和宗教一樣,都要懂得妥協、包容,不可強加於人,要考慮別人的不同發展階段,政策選擇和國情歷史,沒有任何的國家或個人有道德的權利,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只有自己的價值才是普世標準。在政治實務方面,政府的可責性、良善治理、社會正義、政策透明、規範性的公平選舉,依法行政,清廉有效,可持續性的經濟成長,成熟的公民社會,媒體自由與監督,這些都是民主的重要組成部分,非典型西方自由主義式的民主發展模式有其成功的道理。

國內學者曾經做過調查研究,其結果顯示,對多數的受訪民眾而言,在一個不完全民主的國度,如果政府能夠維持可持續性的經濟成長,也會得到許多人支持;在一個民主的社會,如果政府不能維持經濟成長,人民可能撤回對政府的支持。對許多人來說,優質的政治民主與可持續性的經濟發展要能兼顧。

過去有人常說,共產主義是個烏托邦,所言應該不假,因為實踐已經證明了它的失敗;但也有學者指出,劣質的民主可以成為一種鴉片,吃多了不但上癮還會致命,飄飄然的自我感覺良好固然不錯,但忘了外面真實殘酷的世界;而劣質民主所製造的問題遠比它能解決的還多。殷切期盼同胞們在面對是非不明及黨同伐異的政客時,記得要以「溫軟的心、冷靜的腦」,聽其言,觀其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