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醫師自爆料,他患病都自費吃原廠藥,因國產藥的藥效太差,於是衛生福利部日前初步決定,願意吃原廠藥的病患,只要自負差額即可。
先前食藥署曾信誓旦旦表示,所有國內藥廠生產過程和配方,都在高度監督下和原廠藥有相同藥效。
那請問官員,你們真的對學名藥生產和藥效,做好了無愧於良心的要求嗎?還是檢查只是官商套招,演戲給國人看,那這豈不是拿萬千國人健康開玩笑。
今日開放可讓病患選擇,那等於把健康權益用財富去區分等級。
試問在普遍低薪和財富大縮水年頭,底層或有家累者,一定為省錢而吃學名藥,有錢者則根本不在乎這點自費差價。
同樣的病,又因此不能得到公平照顧,吃藥有如在賭命,那和吃香灰有何不同呢?
真該做好本份與檢討的是衛生福利部官員,徹底監督國產學名藥藥廠,從配方、生產這些流程,都要做到說一不二的要求。
可是從先前一些國內藥廠用自首方式,表明配方上魚目混珠,那不就證明這個監督早就漏洞百出,今日會鬧到醫師都不信也不吃國產學名藥,那根本就是官員嚴重失職,拿人命開玩笑。
今日若還用藥品差額負擔去大事化小,那有錢人好命,窮人爛命一條,那豈不是官員一手造成的。
張勳慶(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