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生關博偉來台念書四年,愛看電影的他,「順帶」修電影學分,鐵盒收藏著他這四年在台灣看電影的票根。圖╱王昭月
【本報綜合報導】一般人對陸生的印象,就是「學霸」、「拚命讀書」,淡江大學教授兼國際事務副校長戴萬欽認為,不能如此簡單判斷陸生或台生,陸生來台是兩岸年輕人互相影響、互相激蕩、互補長短的過程,「我們更希望大學是一個熔爐,培養出彼此了解的青年一代」。
來自大陸福建的關博偉,酷愛電影,來台念書四年,最開心的事就是「不錯過任何精采首輪影片」,他的電影票根到畢業時已集滿一整個鐵盒。不僅如此,關博偉在台期間光是救生員等證照,就考了十多張。
關博偉說,這麼愛看電影主要是幼稚園時跟著父母看《鐵達尼號》,雖然似懂非懂,卻深為電影所著迷,這部電影他後來重看三、四遍,翻拍成3D電影時又去看了一次。
眾多影片中他偏愛科幻、戰爭及動作片,而除了《接觸未來》、《不可能的任務》這類片子外,他也看過許多台灣片,獨對豬哥亮有印象,「豬哥亮的演技超自然的,也讓我懂得很多台灣文化」。
比較兩岸的電影市場,關博偉認為大陸比較風靡,消費也略高,因有片檢制度,很多比台灣還晚上映。四年下來,他在台灣利用辦VIP卡,看星光場等優惠方式,滿足看電影的嗜好,比大陸更早一步了解全球影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