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二戰後七十周年紀念,這場世界大戰造成世界難以估計的損失,七千萬人直接、間接死於戰爭,戰爭後遺症帶來的各種痛苦至今猶在。基於這場人類歷史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戰爭的警愓,各參戰國均展開或嚴肅、或盛大的的紀念活動,反省在戰爭中犯下的錯誤,以避免再造成人類與文明浩劫。不幸的是,戰敗國的日本,卻出現了一股歷史修正主義,一再修正,否認歷史,令人感慨且驚心。
二戰始於由德國、義大利與日本三國組成的軸心國的侵略行動,以日本和德國為主要侵略國,分別主導歐洲與亞洲戰場,並侵吞占領鄰國,實行統治與殖民。在美國對日本投下二顆原子彈後,二戰結束。而令世人萬萬想不到的是,日本在過去七十年中,不但沒有反省自己的錯誤,反而一再否認曾經犯下的戰爭罪行,企圖扭曲,消滅歷史。
最明顯的例子,是其對「南京大屠殺」的否認。這種說法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在日本政客的言行中。二○一二年,日本文部省審訂通過的高中歷史教課書,也正式出現對此一說法的支持,聲稱「三十萬人被屠殺」的說法不正確,歷史上並不存在此事。此即著名的「竄改教課書」事件。
另一個例子則是對強徵「慰安婦」的否認。包括日本現任首相安倍晉三在內的多名日本政客,不但從未承認此一犯行,甚至喪心病狂的指出,來自韓國、台灣的慰安婦是自願的!這是對可憐的慰安婦阿嬤再一次的殘忍傷害。
近來日本的歷史修正主義出現一種更荒誕的說法,認為日本不是侵略者,而是解放者;其在亞洲的侵略事實,是把被侵略國從西方帝國主義的手中解放出來。而日本占領韓國、台灣與中國,是一種「投資」。這不但是否認歷史,更是美化犯行。
如此不可思議的修正、否認,有其心理基礎,日本人厭倦了一再被要求要向入侵國道歉,於是往反方向發展出否認,修正理論,將戰爭的侵略行為合理化、合法化。但反觀另一個戰敗國德國,早就向世界道道歉,也獲得了當時被侵略的英法等國的原諒。德國也因此甩開歷史陰影,大步向前,如今更成為歐盟的主導國家。日本因不願向當年的亞洲被侵略國道歉,至今與崛起後的中國屢生齟齬,常年耗費心神與資源在與中國的對抗中。孰智孰愚,不用贅言。
日本一連串的歷史修正主義,反映出缺乏反省與軍國主義的復活,對亞洲、乃至世界局勢的穩定,都造成威脅。而當世界都對這股逆流採取制約、譴責的態度時,台灣內部卻有一部分竟發出呼應日本的聲音;近日造成社會不安的「反課綱」行動,反對課綱加上日本「殖民」統治的殖民二字,也反對慰安婦的形容使用「被迫」二字,這都符合日本歷史修正主義的走向。前總統李登輝說「釣魚台是日本的」,更與日本「釣魚台國有化」的宣示完全合拍。
我們要嚴正指出,日本的歷史修正主義是維護其國家尊嚴與利益(即使是對「尊嚴」的錯誤解釋);而台灣與之呼應,又是出於何種心態?在這個問題上,日本能,台灣萬萬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