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
──《增一阿含經.等見品》
●人間佛教是一種大乘菩薩道思想,依眾生需要為需要,並能散播希望、信心、歡喜的種子,將生活融入佛法,當下的淨土就是實踐人間佛教而成就的。──《星雲日記》
●我們提倡人間佛教,重視生活的佛法。佛教不是人死後的寄託,淨土也不是死後才能往生。人間佛教是希望人人在現世中不要有是非,不要相互殘害,而要彼此尊重、諒解。如果我們的社會能夠安和樂利,從物質上、精神上都能得到和諧,那麼西方極樂世界就在人間,人間就是極樂淨土了。
──《普門雜誌.宗教信仰的迷思與追尋.星雲大師與羅光總主教(1)對話》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太虛大師
●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所下的定義為:「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凡是契理契機的佛法,只要是對人類的利益、福祉有所增進,只要是能饒益眾生、對社會國家有所貢獻,都是人間佛教。」
──《普門學報.中國文化與五乘共法》
●人間佛教不是隨意空喊出來的口號。人間佛教是佛教的真理,人間佛教是般若智慧。有了人間佛教,我們就能看到事理的圓融、人我的尊重、法界的融和、生命的平等、就能看到無量無邊、無窮無盡的法界,看到你和我不是不同的兩個個體,而是你我一體的。今日苦難的人間,需要的就是這樣的般若智慧,有了般若,才能照破世間的黑暗,人間佛教正是人類未來之希望所繫。
──《普門學報.佛教對「民間信仰」的看法》
●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世間與涅槃,亦無少分別。
涅槃之實際,及與世間際,如是二際者,無毫釐差別。
──龍樹菩薩《中論》
●佛教在人間實踐了二千多年,落實了人間佛教的內涵與精神。人間佛教旨在創造家庭的淨土,創造社會的淨土,創造心中的淨土,所以要散播慈悲的種子,散發歡喜的芬芳,散播人間的幸福與安樂。
──《迷悟之間.妄想與理想》
●「人間佛教」這個名詞並非我所發明獨創,而是佛教的原始風貌。佛陀時代的佛教,本就是一種「以出世胸懷,做入世事業」的人間佛教,舉凡菩提心、平等行、因緣觀、般若慧等,只要是佛陀的教法,都屬於人間佛教的範疇。佛滅後,佛教徒側重義理的研究,而忽略了佛教的社會性及時代性,於是主張解行並重的大乘佛教應運而生,挽救了佛教衰微的危機,因為大乘佛教的菩薩道思想,就在於人間佛教的實踐。一九三○年左右,太虛大師曾講說人生佛教;一九四六年,慈航法師在星洲創辦《人間佛教》月刊,此後,人間佛教的名號,就一直非常響亮。──《星雲日記》
●人間佛教是二十一世紀佛教發展的主流。人間佛教旨在建設人間淨土,讓每個人都能現證法喜安樂,在現世就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因此,凡是能增添人間的光彩,增加人生的熱力,給人帶來安樂希望的,都是人間佛教。──〈如是說〉
人間佛教是易懂難行之道,今日的佛教界,講經說論,可以舌燦蓮花,滔滔不絕;一旦說及人間佛教,何其難哉!即使能講人間佛教,也是膚淺的口號,不能身體力行。人間佛教是實用的佛法,行住坐臥、衣食住行、舉心動念,那一項生活能離開人間佛教呢?
──《普門學報.人間佛教的藍圖》
●星雲大師五十年來的弘法,無一不是以「人間佛教」為弘揚的主題。因為「五乘共法」是人間佛教,「五戒十善」是人間佛教,「四無量心」是人間佛教,「六度四攝、四弘誓願、八正聖道、禪淨中道、因緣果報」,乃至「四種聖諦、十二因緣、無常無我、世出世法」等大小乘的教理,都是人間佛教。甚至,整個契理契機的佛教,都可說是人間佛教,因此,人間佛教也就是佛教的全部。
──《普門學報.中國佛教階段性的發展芻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