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身而出 謀蒼生福

楊明芬(圖書館館員) |2015.07.18
913觀看次
字級

九十八年我和一位久沒見面的朋友見面,談到彼此近況,她突然開口道:「星雲大師很勇敢。」她不是佛教徒,也沒去過佛光山。當時正逢八八水災後,大師針對達賴喇嘛受政治人物邀請來台為災民祈福一事,發表他的看法。

從大師年輕時在宜蘭地區弘法,可以看出他為教不畏強權迫害的膽識。受到打壓排擠,他可以為大局而隱忍。這些個人的遭遇被他視為養分,激勵他更向上,說出「爭氣,不要生氣」的至理名言。原來,勇者是在忍辱中成就的。

這些年,大師深感社會不安帶給人們的苦難,站在促進和諧的立場,偶爾會對一些社會議題發表意見,像陳水扁保外就醫、林毅夫特赦、核四問題等;更於李家同教授在太陽花學運時呼籲宗教界發聲,以愛與和平來緩和社運帶來的衝撞時,挺身而出,發表建言。他明知這些言論會招來批判,他也不怕。因為為了蒼生的福祉,他有話要說。

每次去佛光山,總是見到法師和義工們臉上充滿歡喜。我想,清貧只是表相,他們的心是富有的,他們因利益他人而富有,因身為佛光山一分子而富有,因有大師為師而富有。

歲月未能消磨大師的勇氣,已屆九十歲高齡的他,為了要社會還給佛教一個公道,直言的寫出《貧僧有話要說》,它的刊登勢必引起新的話題。然而,他何懼之有,好的讚言,惡的批判,對他而言猶如「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

佛陀時代有勇者富樓那為教不惜生命,當今,堪稱為佛教界的勇者,唯有星雲大師。楊明芬(圖書館館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