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發智慧 照亮心燈

戴秀龍 |2015.07.16
616觀看次
字級

星雲大師一生傳揚佛教真理,弘法人間,為辦教育不遺於力。而又將畢生的處世智慧、經驗累積濃縮於一篇篇的《貧僧有話要說》,為我們一般眾生點一盞心靈明燈,供世人追隨。

大師在〈我的恩怨情仇〉中說道:「我也是人間的凡夫,七情六慾人皆有之。」生為人貴在有情,而世間恩怨是非,皆由七情六慾而起。從生下來的一開始,血濃於水的親情天性最直接影響一個人的價值觀。我認為,一個人能夠有著偉大堅定不搖的信心、信念或信仰也好,皆由被愛與愛的根基上。大師說自己,拒絕情愛,天下男女為父母。我不禁好奇思考:可以割捨下俗家父母,而相信天下男女為父母,這信心從何而來?也許,在大師心中,他將個人的小情小愛昇華成對眾生的愛,才能使他相信,眾生也能愛他如子。也許因為充滿了佛陀的愛,才能如此堅定。

但是,佛陀從未現身,又怎麼能感受祂的愛呢?佛陀無所不在,所以愛也無處不在,差別在於知覺感受的多寡吧!因為感受到了愛,而能給予;別人感受到他的給予,以愛回應,如此良善重覆地循環,所謂種瓜得瓜。

眾生既是父母,平等心視之其實是知易行難的境界。為何在這摩登文明裡,仍是戰事不斷?我想,就是因為缺乏尊重,分別心使然,分別你我,執著於我的比你好,我的種族較為優秀;我的信仰、真理才是對的,強行霸權想統治他人,如此就引發戰爭。大師在〈我的平等性格〉一說裡提倡「同中存異,異中不必求同」,充分說明了尊重,是平等的基礎;尊重,是和平的根本思想。

若從尊重生命說起,我從葷食到茹素的過程中,也曾和大師有一樣的疑惑。曾經被朋友攻擊我吃肉是沒有慈悲心、野蠻人的行為,既說動物是生命,我不明白,植物也有生命,所以不能苟同朋友的指控。原來,萬物都有生命,在佛教裡,不食生命,它的定義是由有無「心識」而辯別。平等心,是極為困難的課題,大師也曾說:「人類要建立平等的觀念,非常艱難。」環視古今中外,中國人到如今仍然有男子血脈傳承的觀念,男子能保留自己祖先的姓氏,血脈才有所延續。我們在這些早已被制定的觀念下成長,就算心有疑問不平,但以為傳統世事就是如此,該遵守奉行,所以這樣的不平等是被鼓勵的。身為一個女眾,讀到星雲大師歌頌女性的偉大,倡行男女平等,心中的感動和欣慰,無可言喻。

性別、種族、國族的優越感觀念,並非隨著人類的文明而使平等心成正比成長。平等心,需要被有意識地教育才得以建立。教育,使人們有意識地思考,在思考中產生智慧,它讓我們對事物存疑,明辨是非,以科學方法求答案,但並非所有疑問都有解答,我們對知識追求愈多;懂得愈多,就感到自己越是渺小,越該是謙卑懼服於宇宙的浩瀚。

我以為,星雲大師對教育的重視,就在於為眾生開智慧。大師曾被記者問道身旁的女眾弟子比男眾弟子多,大師幽默地回應:「我看不到男人,也看不到女人,我只看到出家人,看到佛陀的真理。」是的,星雲大師的話字字珠璣,在我愚痴悔暗的心上,透出一絲明亮光。戴秀龍(台中/義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