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上人自謙自己是一個垃圾桶,其實在我心中師父他是一座有佛法焚化爐。將苦難眾生煩惱、妄想、委屈、不平、貪瞋痴慢疑,用佛法的焚化爐裝著「有佛法就有辦法甘露法味,醫治眾生八四千煩惱」,讓火焰化蓮池;心中有佛法焚化爐是要我們學習佛的智慧,能放下這許多煩惱垃圾不要存在心上,放下紅塵世間種種執著,才能進入出世間解脫般若智慧。
凡是人間一切金錢事物,甚至於佛法,要用就提起,不要用就放下,何必在心上負擔那麼沉重呢?呼應了「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修行就是修正自己行為,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穫。一般人談到修行,總有一個錯誤的觀念,認為修行若不是在佛堂裡誦經拜佛,就是到深山裡遺世獨立,不食人間煙火,這就叫做修行。其實六祖大師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
真正的修行,要從生活的做人處事做起,你能待人慈悲,就是修行;你能負起應負的責任,就是修行;你的言行舉止安詳從容,與人和樂相處,也是修行。修行不是口號,不是儀式, 而是從身心行誼裡流露出來的道德、涵養,這才是真修行,所以離開生活,離開人間,別無修行可言;記得佛光菜根譚有一句法語-「作家在稿紙上耕耘,農夫在土地上耕耘,教師在黑板上耕耘,禪者在心地上耕耘」,真是很棒法語。
處理煩惱垃圾的方法,除了「放下」以外,就是「忍耐」。我記得昔日開始讀佛學院的時候,難免人我彼此之間也會有處事看法不同,誰是誰非,各有理由,師父說: 「忍一口氣風平浪靜,退一步想海闊天空」,對於爭執、計較,人的煩惱垃圾,隨著歲月千錘百鍊,誰是誰非忍耐就過去了。的確沒有比忍耐更好的辦法了,一切因自心修行,見菩提真諦時煩惱就圓滿解決了。也許偶爾因定力不夠,還是會起煩惱,提起正念觀照自心,會再次提起正念到圓滿菩提道。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佛光山是集體創作,每一個人都扮演著很有重要的角色,發願自己也能成為一座有佛法焚化爐。裡面裝著佛光山四大宗旨,「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三好」即是身口意,要落實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心;四給「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五和「自心和悅、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將苦難眾生煩惱垃圾,化為清淨蓮花,眾生皆離苦得樂,讓人間淨土佛國現前。
我是佛光山弟子,跟著師父出家、學佛、行菩薩道與佛接心,我親身體驗佛光山的各項建築與各項弘法利生付出心力,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早期建築佛光山到近期建築佛陀紀念館,皆是宏偉寬闊的空間,令無數的佛子們修持時得到佛光潤澤而倍感法喜充滿,身為佛光山的一分子,甚感榮幸,以此心得與十方大眾共霑法喜,幸甚!幸甚!覺參(宜蘭/仁愛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