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福報》近期陸續刊載的《貧僧有話要說》系列文章,在網路及各種社交媒體上被密集轉發,迴響熱烈。該系列文章的作者為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
星雲大師之所以發表這些文章,緣起於某些惡質媒體對佛教團體片面而扭曲的撻伐汙蔑,近九十高齡的星雲大師一生愛教護教,為了佛教的尊嚴,挺身而出,甚至不惜披肝瀝膽,被迫曬帳本交家底,也要讓社會了解半個多世紀以來,他個人與他所領導的佛光教團,究竟為台灣、為兩岸、為世界做了些什麼?化解社會的疑慮,正確認識佛教的貢獻。
捧讀這些文章,某些畫面油然浮現在我的腦海,曾經多次與星雲大師共餐,見證他的飲食極為簡素,一碗湯麵,加點醬油麻油,就可以吃得津津有味;信徒偶爾供養一些美食,他不捨得吃,都分給了弟子。春夏秋冬一襲長衫,是他最莊嚴的造型。以前他眼睛還好的時候,戴過一隻手錶,近年視力退化,手表也沒用了,換成一個按下去能夠用聲音報時的小鬧鈴,價值可能只有台幣幾百元。從這個角度來看,大師的確是位「貧僧」。
換另一個角度看,他從身上只帶了十二個銀元到台灣的小和尚,到創設了五所大學、三十多座美術館、兩岸多個文教機構的高僧,為社會培養了許多人才,創建了人間淨土。這些年即使眼睛不方便,仍然勤寫一筆字書法,募得基金,用來舉辦真善美新聞傳播獎、華文文學獎、卓越教師獎等等,他把金錢的面貌變得更豐滿美麗,把財富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化。
星雲大師其實一點也不貧,他很富有,富有三千大千世界。
星雲大師這一系列文章平和的呈現事實,娓娓敘述,不卑不亢,顯露出坦蕩蕩的氣度以及大家風範。打破了過去很多人以為佛教就是應該與世無爭,就應該委屈吞聲的刻板印象。星雲大師言所當言,不是要為自己辯解,不是要為佛光教團伸冤,而是要為佛教界仗義執言。所謂「寧叫老僧墮地獄,不拿佛法做人情」。
文章發表後,已經有登高一呼,眾人響應之勢,讓人看到社會還是站在正義的一方,德不孤必有鄰。尤其佩服星雲大師年事雖高,但生命的活力不減,傾注極大的熱情,將自己完全奉獻給佛教,奉獻給大眾。
符芝瑛(上海/大覺文化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