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夯眾籌 實現夢想平台

 |2015.07.11
2284觀看次
字級
氧氣書吧是瀋陽第一家用眾籌方式所開的書店。 圖/新華社
在氧氣書吧裡開新書簽名會。圖/新華社
眾籌網與中國郵政在北京舉行「設計的眾籌時代」發表會,推出「50位設計師的500張明信片」主題活動。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日前,瀋陽氧氣書吧渾南店正式開幕。這是大陸遼寧省瀋陽市第一家用「眾籌」方式開業的書店,從六月二十日在微信公眾號播出「眾籌」消息之後,已經有六十人報名並且和書店達成了初步決定,每個人拿出人民幣兩萬元(約新台幣十萬元),出資的人享有年底分紅、免費借書等優惠。發起「眾籌」的書店老闆莫均說,利用「眾籌」的方式不僅可以降低書店的營運成本,還可以讓喜歡讀書的人有了讀書購書、沙龍聚會、電影分享的場所。

所謂「眾籌」(Crowd funding),亦即大眾籌資或群眾籌資,香港譯作「群眾集資」,台灣譯作「群眾募資」,起源於美國網站Kickstarter,這個網站一開始是透過網路平台,幫助獨立製片的文創集資拍片,以解決資金短缺的問題。後來演變成每一個人只要有創造力,就能獲得他們所需要的資金,以實現自己的夢想。

「眾籌」不是捐款、不是募資,類似於團購,提出的人以「創意」為號召,除了要寫明接受贊助金額外,也要清楚交代未來的實質回報,再進行募資。這種型態的興起打破了傳統的融資形態,融資的來源不再侷限於風投等機構,「商業價值」也不再是得到資金的唯一標準,只要是網友喜歡,都可以透過「眾籌」取得第一筆資金,為更多小本經營或創作的人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未來讀者眾籌選題

網路世代讓原本的紙本閱讀面臨窘境,根據大陸《解放日報》報導,去年「圖書眾籌」還是一個新生事物,今年儼然成了「熱詞」。在某眾籌網站,正在眾籌的出版專案有近三百個。陸媒報導,這股熱潮會是改變傳統出版行業的新力量?還是變相行銷推廣圖書的一種手段?

在圖書出版眾籌模式裡,最知名的例子是大陸掃毒軟體「奇虎三六○」董事長周鴻禕的周鴻禕自傳《周鴻禕自述:我的互聯網方法論》一個月內籌資人民幣一百六十萬元,另一本《社交紅利》在兩周內籌資十萬元。

陸媒報導,不是所有圖書的「眾籌」都能成功,作者本身要具有名人效應,尤其是具有相當粉絲人群的名人書籍更容易眾籌成功,例如台灣的藝人林志穎出版《我對時間有耐心》,標榜出道二十二年來首次完整講述精采人生,還附有上百張從未公布過的私家照片,眾籌上線當天即籌得人民幣十萬元。

《解放日報》報導,西方國家的出版眾籌,給捐資者的回報一般都是「簽名本」,最多就是明信片。但到了大陸,回報變得千奇百怪,價值驚人。再者,西方國家參加眾籌的圖書,大多是普通作者的作品,像是嚴肅性或思想性圖書由於欠缺市場價值,更需要資金,希望透過眾籌得到出版上市的機會,但在大陸,出版眾籌最熱門的項目是名人新作,這些作者即使不用眾籌,讀者仍會關注,冷門的書籍卻在眾籌市場無人聞問。

報導中說,眾籌成了出版社預測市場風向的方式,藉由眾籌的人數決定首刷印量,避免供過於求,讓讀者的閱讀行為從「我買一本書」,變成更積極主動的「我眾籌了一本書」。市場人士預測,未來更大膽的眾籌設想是,讀者可以眾籌選題,也就是說連書籍的內容都能眾籌。

為設計新銳做平台

今年四月,知名的市調公司Massolution發表二○一五年眾籌行業報告,預測眾籌金額將比二○一四年增長二倍多,總額達三百四十四億美元。

報告中說,眾籌在二○一四年的金額從前一年的六十一億美元增加到一百六十二億美元,整整增長了百分之一百六十七。增長速度之所以如此快速,部分原因是亞洲正逐漸發展成為重要的眾籌市場。亞洲去年眾籌金額達三十四億美元,增長了百分之三百二十,略微領先歐洲,成為全球第二大眾籌市場。

以大陸知名的眾籌網為例,這個網站自二○一三年二月成立後,已經先後為四千多個項目進行融資,總額超過人民幣四千四百萬元,是創業者籌集第一桶金的重要平台。創作的人可以先提出行銷產品的概念雛形,讓贊助者下訂單,而非只是市場問卷。此外,贊助者可以與創意者於網頁上互動,贊助者能即時對產品與服務表達回饋,但不介入創意者的公司經營;因為贊助者並非擁有該公司的控股權,只是簽下產品或服務的客戶訂單。

去年九月,眾籌網與中國郵政在北京舉行「設計的眾籌時代」發表會,成立文創品牌「眾籌郵驛」,一起開拓郵政文創市場和開發郵政相關文創衍生產品,還推出「五十位設計師的五百張明信片」主題活動,由五十位新銳設計師設計五百款原創明信片,等於為中國年輕設計師提供一個實現夢想的平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