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戴曉楓
持續很多年,只要感冒,沒完沒了,幾乎365天都處於感冒狀態,只有強弱分別。
試過各種正法偏方,無效。氣溫33度也能見我在大會議室中不斷擤鼻涕穿著厚外套;低溫15度冒大汗,因為發高燒;遇到感冒者,避之唯恐不及,緊張兮兮的我就曾引發誤會;約會經常一改再改,突發的發燒咳嗽全身痛……那不是一段好過的歲月。
熬過來後,回首看,為了適應總是感冒的狀態,無意識地微調部分的生活習慣與方式。隨身攜帶一條圍巾,是其中一項。
圍巾可以應付不可逆料的氣溫變化,在重要場合忍不住得狂咳,圍巾可以擋住漲紅的臉,多少降低咳嗽的分貝。不誇張,我曾經咳到與會的主委不得不暫停會議,祕書群們爭相送來可以舒緩的各種喉糖。好不容易止咳了,一開口,又咳,哈哈,不曉得是不是潛意識不想跟主委說話?哈哈哈!
某次山上住宿,24度,適宜溫度,整理行李,還是塞進一條羊毛披肩,以備不時之需。說是山,也不過幾百公尺高,溫差不大,羊毛披肩儼然成為令人尷尬的長物;室友對披肩投以格外專注的眼神,我看見了,抱以一笑。
無形中,對氣溫感應的警覺與觀察,瀟灑的人,增加羈絆,緩慢步調;粗曠的人,心,漸漸細膩,柔和下來。一想反駁,就咳嗽;喝熱湯,鼻水直流,你說,怎能不停下來呢?
一條圍巾,功用很大,影響了內外在的轉變。家母昨日出遊,穿著單薄,還好,她也帶了一條圍巾,不無小補。
如此說來,發明圍巾者,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