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百語15 面臨死亡,不要驚慌 文/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 |2015.07.06 語音朗讀 412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大師攝於新北投「普門精舍」圖/佛光山提供 孫張清揚居士(中間寫字者)圖/佛光山提供 大師帶領僧侶救護隊渡海來台,前排右起為浩霖、悟一、生華、寬裕、以德、能果等法師,二排左起為果宗、隆根、大師、性如、宏潮等法師。圖/佛光山提供 中華佛教文化館「影印大藏經環島宣傳團」,前排左起:朱斐、林松年、煮雲法師、南亭老和尚、大師、廣慈法師、李決和。1955.10.23圖/佛光山提供 大師21歲時曾在宜興白塔國小擔任校長圖/佛光山提供 文/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 圖/佛光山提供 本文作於一九九三年(民國八十二年)七月 我這一生,最敬重的人,就是我的外婆劉氏❶。抗戰初起,她被日軍火燒、刀砍、推入江中,所幸都能不死,她對我說:「面臨死亡,不要驚慌!」後來,我多次在死亡邊緣遊走,從不驚慌,外婆的話,對我影響最大。 常有人問我對於生死的看法,我這一生走遍五湖四海,雖然慚愧鮮少建樹,然自忖對於佛教事業總是戮力以赴,因此每天都生活得法喜充滿,最難得的是:我曾經多次面臨死亡。對於生死,我從外婆的話裡體悟到的是:生,未必可喜;死,亦未必可悲。 烽火之中 體會生死無常 記得小時候既膽大又頑皮,有一次路過一條大水溝,我想一躍而過,沒想到卻陷入水溝裡,一個碎玻璃瓶口穿足而過,將腳丫子截成兩半,頃刻間,鮮血如注,我隨手撕開衣角,胡亂包紮一番,回去也沒有看醫生,過了些時候,居然自己癒合起來。回想當時因為年紀太小,外婆的話、外婆的勇敢精神,讓我不懂得害怕,覺得死了也沒什麼了不起。 家鄉每逢嚴冬必定下雪,連河川都凍結成冰,我經常和哥哥❷在雪地裡玩耍,在冰河上溜冰。八歲那年的春節前夕,我獨自在冰河上散步,忽然看到不遠處有一枚雪白的鴨蛋,心想把它撿起來,再走向前一看,原來只不過是冰塊即將破碎的白印而已。正想轉身離開時,一隻腳已經踏入溶冰,剎那間,整個人就掉進了冰窟,怎麼奮力也爬不上來。這時,我全身冰冷,以為這下應該是沒救了,不知過了多久,我竟然像遊魂似的,在寒風中站在家門口敲門,哥哥應聲開門,問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這才發覺自己全身都結滿了冰塊,至於是如何從冰窟中上來的,卻怎麼也想不起來了。家人一再追問,才憶起在朦朧中似乎有一位老婆婆送我回到家門。 中日戰爭爆發那年,我才十一歲,對於生死開始有了些微體認。那時,處處烽火瀰漫,當前線不斷傳來勝負傷亡的消息時,在後方的我們,也無時無刻不是在槍彈的威嚇下過一天算一天。常常天還沒亮,蘭花會、大刀會等民間抗日組織便起身操練武術刀棍,口裡還聲嘶力竭地喊著:「殺鬼子喔!殺鬼子喔!」助長了我們不少勇氣,也平添幾分緊張氣氛。每當槍戰格鬥結束,街頭巷尾的孩子一個個都跑出來數死人,絲毫不知「死」為何物。直到有一晚,我為了躲避日軍的殺戮,情急生智,趕緊躺在屍堆裡屏息裝死,這才深深感受到:生死原來只在呼吸之間啊! 半碗鹹菜 誓願報答師恩 次年,我在棲霞山出家。參學期間,飽受病苦的磨難。記得在十五歲時,我乞授具足大戒,因為燃燒戒疤時,戒師吹氣太猛,以至於頭頂上的十二個香珠燒在一起。將整個頭蓋骨都燒凹了下去,疼痛倒不要緊,但腦神經已被燒死,我變得健忘而又笨拙,但是沒有半點怨尤。後來,靠著每夜禮佛祈求❸,在觀世音菩薩的加被下,我不但恢復了記憶,還比以前更加聰慧。一段意外的災禍,沒想到竟成了得福的因緣,我的信心道念也因而更加堅強。 十七歲時,我染患瘧疾,乍冷乍熱,極為難受。當時在叢林參學的人,都抱定把色身託付給護法龍天的決心,即使得了疾病,也從未聽過有人請假休息。我拖著虛弱的病體隨眾作息,直至全身虛脫倒臥在床上。大約一個月後,家師志開上人遣人送來半碗鹹菜,我捧著那碗鹹菜,感動得涕泗縱橫,感謝師父如此愛護弟子。於是,我立下誓願:「在有生之年,我一定要將全副身心奉獻給佛教,以報答師恩。」未幾,我的病就在不知不覺中痊癒了。 過了兩年,我來到焦山佛學院讀書,不知怎的,全身長滿了爛瘡,歷經數月,都未見轉機。平日灼痛難耐不說,時值溽暑,膿汁和著汗水緊黏著衣裳,每次脫衣換洗時,身上的一層皮也隨著衣服一齊剝下,那種摧肝裂膽之痛才是苦不堪言。當時,物質貧困,三餐不飽,更遑論下山就醫。或許是命不該絕吧,我又熬過了一關。 生死交關 心中坦蕩無畏 我從焦山佛學院離開後,出任宜興白塔小學校長時,正值國共相抗,轉為激烈,雙方每天都派人攜械四處搜尋可疑分子,被抓去槍斃毒打的人無日無之,其中枉死者更不在少數。一時之間,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平日寧靜淳樸的鄉村,此時充滿騰騰殺機。一天,我也無緣無故地被架走了。關了十天以後,在往赴刑場的途中,我感到眼前的世界一片昏黃黯淡,心中倒不驚懼死亡,只是遺憾:「我現在才二十一歲,可惜啊!許多的理想與抱負還未施展,卻即將赴死,生命真有如水泡一般,剎那間就要消逝無蹤了。而師父和外婆、母親都不知道。」想著想著,忽然有一個人走來,帶我步出刑場,逃過死亡。這次死裡逃生的經驗令我體會到外婆的話:「面對死亡,不必驚慌!」實在有道理,因為驚慌也沒有用啊! 一九四九年,山河變色,我隨著僧侶救護隊來到台灣,由於當時謠傳大陸密遣五百名僧侶來此從事滲透顛覆工作,我和慈航法師,以及同時被捕的二十餘名外省籍僧眾再度擠在牢獄中,不但不能躺臥休息,還備受綑綁扣押的待遇。就當年的情勢而言,間諜只有死罪一條,我那時真的泰然自若,坦蕩無畏。二十三天後,在吳經明、孫張清揚居士等人多方的奔走下,才將我們解救出來。又一次歷劫重生,我的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感念,從此更加深了我弘法利生的願力。 是年,我安單在中壢某個寺院。有一回,我騎著一輛破舊的腳踏車,在崎嶇不平的山間小徑行駛,為了讓路給迎面而來的兩名學童,我一個閃身,不料卻連人帶車滾落到約有四丈高的山崖下。我醒來時,發現自己頭朝下、腳朝上,腳踏車則支離破碎成三十幾塊,散得一地都是。一陣天旋地轉,金星亂冒,我閤上雙眼,自忖已經與世長辭了。 過了不知多久,我爬坐在地上,環顧四周的花草樹石,想到陰間與陽間的一切居然完全相同,不禁懷疑自己究竟是死?是活?我摸摸頭頂,捏捏四肢,感覺沒有異樣;又觸觸鼻孔,碰碰胸口,發現自己竟然還一息尚存,大難不死。趕緊起身,將腳踏車碎片一一拾起,用平日載貨用的繩子綑好,扛在肩上,走著回去,一路上只惋惜著車子壞了,損失慘重,一點兒也沒想到自己是否無恙。這天,我在日記上寫著:「平時是人騎腳踏車,今天是腳踏車騎人。」 跌斷腿骨 拄杖雲遊弘法 二十八歲那年,為了擔任影印大藏經環島弘法團領隊,扛著大型錄音機❹前往花東宣傳,不料卻因此患了嚴重的腿疾,疼痛無比。醫生說:「別無他法,只有將腿鋸斷,以免病菌蔓延,有致命之虞。」我聽了以後,並不懊惱,自念:「腿鋸斷,不能行走,正好可以專心著書立說,從事佛教文化工作。」我一點都不覺驚慌,努力籌措鋸腿經費,沒想到過了些時日,竟不藥而癒,自慶免挨一刀。但是就在四十年後,卻在浴室內滑了一跤,自己把腿骨跌斷了。手術後醒來的第一件事,是請護理人員告知在加護病房外等候的弟子們:「我很舒適安樂!」兩年來,我拄杖雲遊,遠赴各地弘法如常❺。我確實未曾感到絲毫不便,反而覺得:人生有一點缺陷,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一九五七年,蒙信徒贊助,在新北投溫泉路購得一屋,將它命名為「普門精舍」。記得一個颱風夜裡,傾盆豪雨,如排山倒海般下個不停,忽聞屋後轟然作響,原來半山腰的落石滾滾而下。我在一片漆黑中端坐念佛,傾聽千軍萬馬似地呼嘯不停的風聲雨聲,心中倒不惶恐自己是否有生命危險,只是慨嘆:「如果房子被風雨沖毀,不但有負信徒美意,更讓教界人士笑我福報不全。」次日天亮,風停雨罷,我信步踱出屋外檢視災情,只見山的上半部完好無礙,而山的下半部則因為完全崩落而架空,精舍居然沒有被落石壓垮,眾人目睹此景,莫不稱奇,並為我捏了一把冷汗,我只有默默感謝諸佛菩薩的庇佑。 一九八一年間,我的背部遽痛,榮民總醫院的醫師看了我的X光片,告訴我說:只剩下兩個月的壽命了!並且一再叮囑:務必在幾日內再來複檢。我因為南北奔波弘法,一忙起來,也忘了這麼一件事。一年後,醫生再看到我時,大吃一驚,思惟良久,才開口問我:「以前背部是否曾經受傷?」我左思右想,才記起數年前在颱風天巡視災情時,曾經從高處摔落地面,當時也是因為法務繫身,而無空就醫,久而久之,也就淡忘了。大家這才恍然大悟:X光片上的黑點原來正是體內久積未散的瘀血啊! 為法忘軀 精神令人欣慰 我想起慈莊的父親李決和居士在宜蘭念佛會任職總務主任時(一九六四年),壽山寺落成,請他到高雄幫忙,他忽然吐血不止,特地請鐵路醫院的醫師來檢查,這才發現:他的五臟六腑全都腐爛多年,他卻不以為意,每天依舊勤奮工作,忙裡忙外,後來竟然又活了二十年。七十五歲時,還隨我出家,年高八十,才捨壽往生。 在年輕一輩的徒眾裡,也有染患痼疾而毫不畏怯的,像永文,二十歲初來美國時,得了紅斑性狼瘡,他抱病苦讀,終以優異的成績,在一年內於美國完成專科學業,被全校師生譽為「超級女尼」;十年來,他受盡病痛的折磨,幾度差點喪命,卻依舊樂觀勤勞,不落人後;現在擔任美國西來學校❻校長,並主持《佛光世紀》發行工作。其他的弟子如依寬,在監督極樂寺工程時,曾被山洪沖下,幾乎被埋骨在泥砂中;永滿,因為盡責看守佛光山的停車場,而被惡民亂棒擊打頭部。但是他們從未喊苦,也不退縮,一本為法忘軀的精神服務大眾,令我感到非常欣慰。 把握當下 創造繼起生命 我想起了古德們面對死亡的態度則更為瀟灑從容,洞山良价禪師在集眾開示後,坐化而去;聽到弟子的悲號,又張眼復活,七天後以愚痴齋訓徒完畢,再端坐捨報。德普禪師令弟子辦齋祭祀,在享罷祭祀之後,怡然長辭。晉朝徐明叛亂,劫燒民舍,性空禪師獨往賊營斥賊,賊欲斬師首,他卻吟偈自稱「快活烈漢」,賊眾見狀動容,非但不殺,還恭送回山,當地居民也因此而消災免難;後來,他在死前預知時至,坐在自製的木盆裡,放入河中,吹笛隨流而化,三天後,被人發現坐化在沙灘上。其他還有丹霞禪師策杖著履站立往生,金山活佛妙禪在淋浴沖身時悄然立化,其他如隱峰禪師的倒立而亡,龐蘊居士一家人的生死自如,更是傳為趣聞美談。這些禪門先賢們來去自在的風範,無非是對吾輩凡夫俗子的說法示現:放下執著,隨緣放曠,自能超越於生死之外! 所謂:「平常心是道。」生死循環本是天地運轉的常道,因此我們應該秉持平常心來看待死亡。更何況人死了只不過是換了一副軀殼罷了,我們的意識(類似《遠見》雜誌所說的「生命密碼」),乃至業力還是生生不息地由此世遞嬗至彼世。因此,生固然不是實有,死也不是真滅,既然如此,於生死又何懼之有呢?最重要的是應該把握當下,以創造繼起的生命啊! 【注釋】 1 十八歲開始茹素,精進於修持。雖不識字,卻能背誦《阿彌陀經》、《金剛經》,大師從小跟隨外婆持齋信佛,外婆教他背誦《般若心經》,並經常帶著他參加庵堂法會。 2 大師的兄長李國華,從小愛好讀書,但因過去農村歧視讀書人,認為百無一用是書生,所以他經常偷偷讀書,不敢給人知道。 3 夜裡大師於佛堂祈願:「悉發菩提心,蓮花遍地生,弟子心朦朧,禮拜觀世音,求聰明,拜智慧,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4 大師以此機器錄製佛教歌曲,並作為弘法現場教唱之用。 5 1991年,大師腿骨跌斷,仍心繫弘法,曾坐著輪椅,應邀前往日本國會議事廳講演。 6 1989年成立。為附設於西來寺的華語學校,招生對象為青少年,主要教授華文與華語。 前一篇文章 往事百語14 有永遠休息的時候 下一篇文章 往事百語16 難遭難遇 熱門新聞 01印尼佛教學院結業 佛光山教育新頁2025.08.2202朝山禮佛 北海道場孝道月修持2025.08.2203宗教公益獎 佛光山13道場獲表揚2025.08.2304【中醫專欄】讓卡住的肩關節再度順暢 2025.08.2305台北經文處長蕭伊芳 參訪奧斯汀香雲寺2025.08.2306緬懷大師、供僧 西澳州議員肯定佛光山貢獻2025.08.2207大馬佛光人推三好 華文小學師生受益2025.08.2308處暑養生調和脾胃 晝熱夜涼防溫差病2025.08.2209贈書、說故事 怡朗佛光人溫暖偏鄉童2025.08.2210習抵拉薩 慶西藏自治區60年2025.08.2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往事百語100 千載一時,一時千載知苦增福歌往事百語98 為信徒添油香往事百語97 不要讓阿彌陀佛代替我們報恩 作者其他文章《貧僧有話要說》(二十八說) 我解決困難的方法往事百語100 千載一時,一時千載往事百語94 排難解紛不是閒事往事百語91 愛,就是惜往事百語89 弘法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