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大師的〈雲水僧與雲水書車〉,正好有機緣在車上讀報給大家聽,讀著讀著哽咽起來,頓時回到那個物資雖缺乏、但民心純樸的宜蘭……,從細微處,大師看到眾生的需求,我們看到大師的慈悲!
〈人間因緣的重要〉,大師提到「我真正喜歡看的是-道」,平鋪直述大師的心路歷程,字字句句都在說法,這一段內容讓我反覆思考。大師在香港機場和慈惠法師借錢購物的經典對話,令人動容;大師用「不惜辛苦」感激師長的打罵教育,委屈、難堪全成了成長中的逆增上緣,從慚愧中觀照自己,依教奉行找到目標,安貧樂道,這是何等的器量!
反觀自己年逾半百,卻常為境界所困擾,佛光四句偈「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不就是最好的依循?
文章中我最受用的是,大師說「因緣裡面有大眾,因緣裡面有世界,因緣裡面有人我關係;真正的金銀財寶、法身慧命,都在因緣裡」、「擁有因緣,就是擁有真理;擁有真理,就是擁有世界的一切」。感謝佛光會的善因緣讓我有機會做中學、學中做,從事社區工作、面對大眾的我,更應該落實佛光人的工作信條,日日行三好,不枉此生!張碧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