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貧僧有話要說》裡的第一說,大師謙虛的以「貧僧」自稱,其中一句:「享受貧窮也是一種快樂。」讓我感觸良多,這是需要有多灑脫、多豁達的性格與胸襟,才能如此知足、安逸、平穩、不怨天尤人的享受當下,活在當下,並且視它為一種幸福快樂呢?
當今社會上充斥著盲目追求名牌、時尚、美食、名車、豪宅的多數人,久而久之,漸漸迷失了自我,蒙蔽了自心,甚至賠上了寶貴的健康與生命,喪失了親情,想想,值得嗎?人生之中還有什麼會比生命來還得寶貴呢?生命只在那短短的一呼、一吸之間,生命沒了,那些有形的財富、權勢、感情等等,也都只是幻化一場,到頭來空歡喜一場罷了。
所以,一位不知道把握生命的人,生命對他而言沒什麼意義與價值,相對的,一位懂得利用有生之年,縱使貧窮也好,擁有淡泊知足的性格的人,也能積極樂觀的開創一條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盡己所能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安然享受當下,努力活出自我,才不枉來世上白白走一遭。
其實,人的欲望是無窮無盡的,像個無底洞一般,永遠不知足與不滿足,更嚴重地使我們忽視了心靈層次的提升與修持,致使人性逐漸趨於物性,這時的我們,才更應該時時刻刻學會自我反省,警惕自己,與自己的內在做最坦誠、最真實的對話。
今生的我們能夠修行是一種福氣,能夠反思反省是一種成長,它們都是促使我們邁向智慧成熟的必要路途,所以,不要妄自菲薄,不要輕忽自己,學習保持正念、正思維,讓自己充滿正向能量,更要讓自己學習大師淡泊知足的性格,讓自己擁有「享受貧窮也是一種快樂」的瀟灑胸懷,相信這樣的自己,面對往後的人生之路,縱使遭遇困境挫折,也會越挫越勇,做一位最真實的自己,活出最真實的人生意義與價值。陳淑惠(台北/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