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在推動「無圍牆學校」政策非常積極,新設的學校不能有圍牆,以綠籬取代圍牆,甚至原有的圍牆也應該設法拆除,這樣的做法讓校園不再封閉,開放提供給社區居民使用,獲得許多社區民眾的肯定。
我居住的鄉間小學,也不見圍牆密布,學校彷彿是里民的活動中心,由於居民人數少,加上民風純樸又能守望相助,開放校園後,相對較無安全的疑慮。
人口稠密的都會區,出入校園的民眾增加,一旦開放校園後,就必須更加需要規畫維護校園安全的做法,及早檢視監視設備,加強人員的巡邏。
學校可以從教導孩子觀察環境,加強其危機意識,讓他們學會保護自己的安全,唯有孩子學會自保,才能多一層安全保障。
學校是個很好運用的公共空間,既然已經開放給社區居民使用,就不應為了危害事件發生後,就成了驚弓之鳥因噎廢食,全面將校園封鎖起來。
反而應該落實校園安全衛護,我相信很多居民跟我一樣,願意為校園安全盡一分心力。
學校不妨組織社區居民成立巡守隊,不定時巡邏校園,集結社區群眾力量,來守護子弟們的安全,進而讓社區居民有繼續使用校園空間的機會,達到雙贏的局面。
亞南〈花蓮縣/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