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長洪孟啟認為,佛光山的歸還文物之舉為兩岸交流立下好的典範。
圖/陳正興
文/記者郭士榛
■佛光山促成大陸河北幽居寺千年釋迦牟尼佛像「金身合璧」,文化部長洪孟啟、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均給予高度肯定,洪孟啟認為,這為兩岸交流立下好的典範;馮明珠指出,不僅合乎博物館倫理,也有嚇阻盜賣文物的作用。
文化部長洪孟啟認為,「金身合璧」是讓古物恢復了原貌,使佛像不再支離破碎,以宗教信仰來說是對佛的尊敬,歸還文物則對兩岸交流立下好的典範。
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表示,由宏觀角度看,佛光山促成金身合璧後,交還佛首文物作法是合乎博物館倫理,也有嚇阻盜賣文物的作用,對兩岸交流有正面影響。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古物遺址組古物科科長蔡美麗指出,依文資法規定,不論是一般文物或佛教文物,有文化資產價值就會保護,指定為國寶或古物會登錄,並限制去國外。不過佛光山這次「金身合璧」的申請資料中確認佛首是大陸盜運出來的文物,當星雲大師了解緣由後,決定將文物歸回原文化脈絡。
蔡美麗表示,兩個國際性公約都鼓勵歸還原物,在一九七○年訂定「關於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公約」及一九九五年國際統一私法協會發起的「關於被盜用或非法出口文物公約」,都鼓勵被盜竊的文物應還給原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