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父母身心健康的崩壞不僅影響整個家庭關係,也會對新生兒身心發展造成危害,因此穩固的家庭系統支持相當重要。圖/資料照片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台北市衛生局昨天公布一項針對產婦身心健康問卷調查,發現產後有憂鬱現象的媽媽接近一成五,值得注意的是,「與婆家關係較好」的媽媽,憂鬱程度較低。國外研究也發現,約一成新手爸爸,有產後憂鬱的情緒,精神科醫師建議,夫妻每天應抽空交流,預防產後憂鬱症發生。
台北市衛生局醫護管理處處長劉越萍指出,衛生局一○二至一○三年,針對一千九百多名產婦進行身心健康問卷調查,有憂鬱現象者占百分之十四點九。根據美國醫療文獻研究也發現,約一成新手爸爸,會有產後憂鬱情緒,通常隨著另一半產後憂鬱而發生,嚴重程度也有相互關聯。
台北市衛生局統計去年度求助台市市社區心理諮商的民眾,發現近三成是親子關係議題、兩成三為婚姻,換言之,超過半數求助與家人相處有關。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醫師劉宗憲表示,新手父母身心健康的崩壞不僅影響整個家庭關係,也會對新生兒身心發展造成危害,因此穩固的家庭系統支持相當重要。新手爸媽的產後憂鬱,通常難以互相察覺,他建議夫妻應該每天抽空交流,預防產後憂鬱症發生。
他強調,夫妻偶爾可請家人或朋友協助照顧幼兒,享受倆人獨處的時光、增進感情。新手爸媽也要學會主動把自己的煩惱向家人或朋友傾訴,千萬別將情緒隱藏,因為長期負向情緒的累積,將導致嚴重罪惡感與憂鬱情緒。
劉宗憲提出新手爸媽預防產後憂鬱的「二十四字真言」:共同規劃,攜手學習;關懷溝通,親友扶持:尋求專業,解決問題。若出現明顯的憂鬱症狀,一定要儘快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尋求個人諮商或相關團體治療,早日解決問題。台北市衛生局針對新手爸媽舉辦系列課程,,相關活動訊息公布於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mental.health.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