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遠炫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韓信離開故鄉,身上背著一把劍,投靠貴族出身的項梁、項羽叔侄。因為沒受到重用,於是逃離項羽的軍隊,投靠劉邦。
劉邦看韓信長相體面,便給了他一個「連敖」的職位,要他擔任接待員。但自幼習武又飽讀兵書的韓信,到頭來仍只和在項羽陣營中一樣當小兵,因此心裡非常鬱悶。
後來,韓信被軍中其他人員牽連犯了軍法要處斬,劊子手連斬十三個人之後,就要斬他。他大聲的喊,漢王不是要爭奪天下嗎?為什麼要殺英雄好漢?
當時在場有個叫夏侯嬰的官員,是劉邦相當信任的人,他仔細的看了看韓信,認為他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和韓信交談後,便將他推薦給蕭何。
夏侯嬰與蕭何慧眼識英雄,不但赦免了韓信,還讓他當上治吏都尉。
鴻門宴之後,劉邦暫時屈服在西楚霸王項羽之下,項羽為了打壓劉邦,封他為漢王,封地在偏遠又貧瘠的漢中與巴蜀等地,只有蕭何從秦朝典籍中清楚知道,巴蜀有都江堰水利,是個富庶的地區,漢王具有堅強實力,可以與項羽爭奪天下。但當時的人並不清楚,很多人不看好劉邦,紛紛逃離劉邦陣營。
每天都有人逃跑,劉邦漸漸的也不太在意,但是有一天事情大條了,跟著他打天下的丞相蕭何竟然也逃跑了,劉邦就非常緊張。原來蕭何知道韓信在大半夜時逃離劉邦陣營,於是趁著月色追上韓信,把韓信勸回。蕭何大力推薦韓信,認為韓信是「國士無雙」,要爭霸天下就要把他當成寶。
劉邦覺得蕭何竟然如此在意一個小兵,此人必然不簡單,便把蕭何的話聽進去了。他接受蕭何建議,選擇吉日良辰齋戒沐浴,親自為韓信舉辦了一場隆重且禮儀具足的登壇拜將典禮,讓韓信感受到劉邦的誠意與用人唯才的決心。
韓信也沒讓劉邦失望,他在井陘口之役「背水一戰」擊敗親項羽的的二十萬趙軍,以「十面埋伏」計策困項羽於垓下,最後逼他在烏江自刎,終結楚漢相爭局面,幫助劉邦稱帝得到天下。
(相關內容在17:10警廣FM104.9頻道《天天樂陶陶》節目同步刊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