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杜絕血汗醫院

 |2015.05.09
1127觀看次
字級

立法院日前初審通過立委版《勞動基準法》修正案,將原本雙周正常工時八十四小時縮減為每周四十小時,明年元月起落實勞工周休二日制,算是送給全國勞工一份大禮。美中不足的是,仍有些行業排除在《勞基法》之外,如醫師;如何讓醫師享有基本的工作權益與保障,以防絕血汗醫院,是必須努力的方向。

今年一月底台南高分院二審判決認定,奇美醫院外科醫生蔡伯羌因超時工作而失憶,院方要賠退休金一百二十四萬及職災補償七百八十萬,這是國內首件醫師過勞職災補償案例。由於醫師不屬於《勞基法》適用範圍,家屬向醫院求償過程中,吃足了苦頭。

國內醫師過勞案例屢見不鮮。《國勞之島》書中描述許多過勞引發的職災案例,一位任職於北部某醫院直腸外科的住院總醫師,年僅三十三歲,有一天走出手術房,突然頭痛劇烈,被送到急診室,診斷是腦中風。事發當天,他從早上七時多進開刀房,一直到下午四時才結束,前一天則是值夜班,總計連續工作三十二小時。

本案經勞檢所調查,這位醫師發病前一個月加班時數為一百四十四小時,發病前二個月到六個月內,加班時數也超過一百五十小時,早已超過官方公布的過勞認定標準。無奈醫師不屬於《勞基法》適用範圍,家屬申請賠償的過程受盡折磨。對家屬而言,即使最後獲得賠償,但這位醫師中風後生活無法自理,更失去了大好前程,這些都是金錢難以彌補的。

除了過勞之外,醫師平時工作場所也充滿危險。台灣婦產科內視鏡暨微創醫學會指出,開刀房裡進行手術時會產生煙霧或含毒性的氣體與揮發物,形成空氣汙染,危害工作中的醫護人員。國外研究顯示,這些手術煙霧可能造成人體細胞突變或致癌,醫護人員所戴口罩並無完全阻擋能力,建議醫院應安裝局部廢氣收集裝置,減少手術煙霧,把傷害降至最低。

針對醫師應否納入《勞基法》,有醫界大老認為,護理人員已納入《勞基法》十七年,但仍抱怨血汗工作多到做不完,醫師的工作性質特殊,不宜納入《勞基法》。然而,懸壺濟世的醫師一直被視為神聖的職業,但如果職場環境處處充滿危機,工作條件又欠缺法律保障,讓原本扮演救命角色的醫師身陷險境,並不合理。

《勞基法》實施三十年以來,各行各業仍不時發生過勞死案例,企業如何建立知法守法且保護勞工的環境,恐怕更重要。法令只是最基本的保障,立法院既然有心給全國勞工更多的保障,明年起施行勞工周休二日制,當然不應該把醫師排除在外。

醫師未來若納入《勞基法》,可能增加醫院的成本,但是醫師長期過勞,如同公共汽車駕駛員過勞,不僅危害自己的健康,也容易發生意外,前者可能造成醫療糾紛,後者可能造成交通事故,這都不是社會所樂見的結果。欲求杜絕血汗醫院,立法諸公應有更積極的作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