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添喜樂 新科人間國寶歡聚 郭士榛 |2015.05.08 語音朗讀 179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傳統木雕技藝保存者葉經義。圖/屠惠剛 傳統表演藝術保存者邱火榮。圖/屠惠剛 傳統表演藝術保存者潘玉嬌。圖/黃福其 大木作技術保存者許漢珍。圖/屠惠剛 傳統工藝美術保存者李煥章。圖/張國興 大木作技術保存者廖枝德。圖/吳政修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傳統藝術文化保存不易,文化部定二十三日在台中文化創意園區為六位新科人間國寶舉行授證典禮。今年六位人間國寶為:夫妻檔「傳統表演藝術保存者」北管音樂邱火榮、亂彈戲潘玉嬌;「傳統工藝美術保存者」剪紙李煥章、傳統木雕葉經義;以及「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大木作技術保存者許漢珍、廖枝德。李煥章在獲選為人間國寶後不久,已於四月底以九十歲高齡病逝,令人惋惜。 人間國寶「技高藝卓特展」五月二十二至七月二十六日在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行。昨日記者會上,國寶們齊聚一堂,並欣賞邱火榮率領台北木偶劇團所獻演的北管傳統樂曲「鼓添樂」。 邱火榮出生於北管世家,擅長多種樂器,並精通北管音樂內涵,長年致力於北管音樂的推廣及傳承。他表示,能夠獲頒人間國寶「非常開心」,接下來他的重心會擺在教育傳承上。 有「亂彈嬌」美譽的潘玉嬌為台灣戰後第一代亂彈童伶;西皮、福路均通曉,生旦表演兼擅。她仍保留亂彈劇目一六○齣的表演技藝,為台灣亂彈戲前場表演者中碩果僅存的佼佼者。 台灣戰後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木雕工藝師葉經義,十五歲就入行,至今超過一甲子,曾參與日本沖繩「琉球王尚真氏王座御轎椅」修復,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作品也常見於廟宇梁柱,不論是人物或花卉、鳥獸都栩栩如生。他也擅長古蹟寺廟修復,板橋林家花園、台北紅樓都是他親手修復。 八十六歲的台灣漢式傳統「穿鬥式」厝屋營建大師廖枝德,因病已入住安養院,女兒廖娟靖表示,父親出師習得丈篙技藝,主要作品分布於台南東山、北勢寮、田尾等地。他擅長穿鬥式傳統民居、形式組構構件等,建構當地地域及環境風貌,經其設計建造之傳統民宅超過五十棟。 傳統廟宇營建師許漢珍擅長疊斗式大木架棟設計,經手完成的廟宇作品無數。遠自台南而來的許漢珍已七十一歲,以自學方式融入傳統建築與西方建築圖法,完整保有台灣傳統建築的形式和風貌,總共完成全台六十七座廟宇作品。 許漢珍笑言感恩「政府不嫌棄我這麼老的老人」,也說對於獲頒人間國寶「非常歡喜」。 前一篇文章 【藝訊】 下一篇文章 張艾嘉、張作驥 同台相爭台北電影獎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3培養裁判、經營球隊 日女體大全方位育才2025.07.0404母雞誤闖雞翅餐廳 動保組織搶救2025.07.0205如是說2025.07.0206【光影紀事】交大電子所草創時期側寫2025.07.0407安忍,一種無畏的慈悲2025.07.0208【詩】覺有情2025.07.0209洛杉磯協會知賓 內外兼修展開服務2025.07.0310巴西玉米豐收節 如來寺傳揚三好2025.07.0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風土心》典藏展 再現土地情感與生命追求高雄春藝重磅登場 三檔國樂新舊相融再現眷村場景 《六公里的返鄉路》獲休士頓影展金獎跟著時空旅人 探索現代建築與歷史場域故事再現傳統戲曲榮光 地藏庵化身戲台上演八仙傳奇讓心靈反璞歸真 鄭宗龍《毛月亮》國際巡演獲好評 作者其他文章楊景翔 考上大學終於翻轉命運王金櫻如今唱戲為藝術王心心再創南管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