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碧華
黃昏市場摩肩擦踵,各路人馬匯集在此尋找各自需要的柴米油鹽,臉上有種覓食後的知足,流動著太平日子的安逸。
正要把青菜豆腐拎回家,突然間,幾個攤販從地上撈起竹籮筐,邊跑邊急喊,「警察來了,警察來了」,是喊給自己聽,也善意提醒同樣的營生小販,快跑啊——快啊!
這樣的場景,三不五時要在市場上演。現代人看到警察,淡淡的,早已不再存有權威時代的戒慎恐懼。但是,市場「跑警察」的幾個阿桑還是經常有些害怕的低下頭,偷偷的用眼睛往四周瞄,臉上有種顧忌和尊敬交融的神情,煞是有趣。
警察拿出筆來開罰單。笑起來像彭恰恰,鼻孔朝天的一位阿桑,此時卻不禁苦惱的搓著手說:「這紅單子,把我一天的辛苦錢都收去了,回家只能喝粥。」警察大叔聽得很清楚,有些不忍,開單的手微微停下來,有幾秒的猶豫,卻又只能公事公辦的,帶點靦腆的繼續寫下去。
「警察先生!阿桑有家要養,拜託手下留情,我們都是辛苦討生活。」聲音來自一個白衣少婦,牽了個男孩,調皮男孩扭來扭去,一直想掙脫少婦的手。
聽到少婦的求情,警察停下手,抬起頭,臉竟紅了起來,那左右為難帶著市井的誠懇,惹得白衣俠女微微笑起說:「單子開了就開了囉,阿桑!您別著急,等一會,您筐子裡的蘿蔔全給我,我給您個好價錢貼補、貼補。」
警察愣了一下,也趕緊接了詞,「要不,也給我包兩斤,回家醃蘿蔔吃。」
黑衣警察與白衣俠女在市場蹲下來挑蘿蔔,許多人圍觀著,沒幾下,阿桑的竹籮筐空了,他也笑了,恢復彭恰恰的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