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政府為打造「田園城市」,刨除市府廣場草皮築造三處菜圃,引發爭議。第四塊開放種菜的土地,是南港商業區市有地,遭到市議員質疑,開闢菜圃僅少數人種菜,種花、種樹美化環境,才能讓眾人同享。
其實不只南港商業區市有地,市府廣場、部分社區公園也因市長柯文哲宣示打造田園城市,也闢為農園。市府資訊局還成立「田園城市網路平台」,公布田園基地資訊供民眾查詢。
最近我行經市府右側廣場,看到大批工人把草皮剷除,土地畫分成一排排,用磚石圍成一塊塊如墓穴,民眾紛紛打探市府搞什麼?加上附近「一陀陀」辦公室排氣孔,有如軍人公墓,不禁令人搖頭。
我家附近社區公園本來綠草如茵,民眾早晚運動、散步,悠閒自在,但被畫掉一大片設幸福農園,種些「雜七雜八」的蔬果,壞了景觀和遊興,社區居民抱怨不已。
日前在農園邊遇到三名國小六年級學童,他們抱怨說,以前在社區公園打棒球、玩遊戲,與狗捉迷藏,在草皮上打滾,好不快樂,如今綁手綁腳,擔心踏到人家的「菜園」,不知是誰出的餿主意。
市民認為都市寸土寸金,好不容易有個小公園,卻被開闢農園,雖然農園耕作依抽籤決定,但中籤倒底是少數人,有違「公有共享」原則,不符公平正義。
市民認為打造「田園城市」無可厚非,但應選對地方,像新北市的石碇、深坑、三芝等邊緣地區或畸零地,才適合設立民農園,而不是設在人口密集的精華地區。
就如市議員所指,開闢菜園,只有少數人受惠,打造花園或公園才能美化環境,讓民眾賞心悅目,盼望市府懸崖勒馬,不要在都市民眾聚集的地區設農園。
凡夫(台北市/文字工作者)